Monday, June 04, 2007

主之路 (路 9)「十字架系列之一」

主之路 (路9:22-26)
作者:葉福成
翻譯:王炳欽

華裔溜冰好手關穎珊 (Michelle Kwan) 才十三歲時,就在她的教練卡洛 (Frank Carroll)背頭,私自申請參加成年花式滑冰比賽,同時她下苦工積極磨練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選手。關穎珊接著要求教練讓她與比她年長、比她有天份,甚至更有潛力的選手比賽。

當時不論卡洛或關穎珊都是沒沒無聞,而卡洛著實被這個早熟但企圖心旺盛的年輕選手的要求所為難。他不知道是不是該讓關穎珊越級參加成年組的比賽,因為該組講求的是成熟的優雅,對於具清純少女氣息的選手則較不歡迎。

卡洛擔心害怕,但又想保護他天資聰穎的愛徒。他將關穎珊叫到一旁,認真地看著她說:「如果你真想參加成人的比賽,那麼你得學作成年人。你必須將那些令我厭煩不悅的孩子氣丟掉。你得吃些苦頭!」

關穎珊得到教練的首肯後自是欣喜若狂,她記住教練的忠言,努力學習,一路過關斬將,開創了至今無人能望其項背的成就。(洛杉磯時報1/4/93)
耶穌基督第一次在該撒利亞‧腓立比公開預言祂將受難的事之後,祂對門徒、眾人,甚至是任何宣稱跟隨祂的人發出一項嚴厲的挑戰:「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耶穌到了該撒利亞腓立比的境內 (太16:33,可8:27),祂第一次告訴門徒祂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於是叫眾人和門徒來(可8:27) ,對他們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捨己」、「背起你的十字架」與「跟隨耶穌」到底是什麼意思?耶穌對願意跟隨祂的人到底有什麼樣的期望?我們做得到嗎?同時,作門徒的獎賞如何大過它的代價呢?

無私是正當的
9:22 又說、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9:23 耶穌又對眾人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9:24 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生命或作靈魂下同〕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9:25 人若賺得全世界、卻喪了自己、賠上自己、有甚麼益處呢。9:26 凡把我和我的道當作可恥的、人子在自己的榮耀裡、並天父與聖天使的榮耀裡、降臨的時候、也要把那人當作可恥的。(路9:22-26)

基督教信仰的衛道者,也是「懺悔錄」的作者奧古斯丁,在信主之前生活糜爛。他的不檢點連不信主的人也瞠乎其後,他還有一個私生子。他的母親摩尼卡 (Monica)勸服奧古斯丁一起離開故鄉,他反倒欺騙她,將她留在碼頭上,自己跳上往羅馬的船,尋找新鮮刺激去了。

結果他在羅馬接受了耶穌基督,後來他蒙召返回在北非的家鄉迦太基,不但決心拋棄以往糜爛的生活,並專心事奉主。當船接近碼頭時,奧古斯丁遇上了他的第一個考驗,一位他從前縱情聲色時的老相好在碼頭上歡迎他回來。奧古斯丁想起自己從前種種的荒唐,不禁打了一身冷顫,他深深吸了一口氣,下了船後逕與那女人擦肩而去,避免和她再有瓜葛。

那女人對奧古斯丁的冷漠不僅驚訝困惑,更是失望透了。她攔住他,想弄明白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對勁,但他頭也不回逕自離去。最後那女子在情急之下,深情地大聲呼喚著:「奧古斯丁!奧古斯丁!是我呀!是我呀!」結果,奧古斯丁糗了她一眼,又回頭疾疾離去,只丟下這句話:「我知道,我知道是妳;只是今日的奧古斯丁已非昨日的奧古斯丁。」(7,700 Illustrations # 6519)

跟隨耶穌的第一個要訣是捨己。捨己的意思不是憎惡自己,也不是不斷否定自己,或者是發願甘於貧窮。因為,憎惡自己是否定自己的血統或人格,不斷否定自己則是否定事實,而發願甘於貧窮則是規避群體生活。

「捨己」應該是一個人自願讓出自己生命的主權,並且將它交給耶穌;也就是叫出生命的授權書給耶穌基督控制,讓神成為我們的合法監護人。艾羅侯斯 (Errol Hulse) 道:「實踐捨己的人生就是把我們的感覺,需求,安慰擺在第二位而把神的旨意擺在第一位。」

捨己是一種積極、向前的主動行為,而不是消極、後退的被動動作。它不是壓抑,而是克制我們的情感、意念與欲望;它也不是想要否定七情六慾,而是學會怎樣處理它們;它更不是尋求無欲,而是知道怎樣駕馭它們。老我希望我們過著以自我為中心,尋求自我實現、滿足自我的生活,但主呼召我們過的是一個以神為中心,學習基督,被聖靈引導的生活。

幾個世紀以前,索林神父 (Father John Joseph Surin) 被問道:「為什麼當這麼多人追求在主裡的成就時,卻只有極少數是真正希冀成聖?」他回答:「因為大多數人將生命的大部份時間精力投注於不是那麼重要的事情上。」(Disciplines of the Spirit 169-70, Dallas Willard)

神藉著耶穌基督,已經為我們被釘受死,讓我們得以獲得新生命。祂為我們捨棄自己的生命,使我們這些不義之人得以被神稱為義,從黑暗中進入光明。因此我們虧欠耶穌基督,我們的生命不再是自己的,而是屬於耶穌。耶穌基督成了我們生命新的主宰,祂已經用重價贖清了我們所積欠的債,取得了我們的自由、自主權和自私自利的過去,買回了我們身、心、靈所失落的種種,更將我們的生命改造一新。

祂不是要限制我們的個性、能力或是才智;而是要我們承認神所為我們做的,讓神來掌管我們的生命,讓聖靈來塑造我們的性情。

受苦是必須的
9:23 耶穌又對眾人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我住在芝加哥的表哥是我們家族裡第一位信主的,也是我所認識的人當中第一位因為信仰而受苦的,他事實上等於是被我的阿姨、姨丈趕出家門。當時我才十多歲,差不多跟其他親戚一樣,對這位表哥的行徑認為是:「他是個傻瓜,走極端,是個不肖子。」

表哥結婚那天,當證婚的牧師說到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成為一體時,我阿姨在教堂裡神經發作大吼大叫。我們當時實在為我表哥和表嫂感到難過,我們雖然擔心阿姨會不會和牧師鬧起來,但最難堪的還是我們這些作親戚的當眾出醜。

最近我與表哥在電子郵件上聊到他得救的經歷,他寫到:「我的家人當時確實難以接受我信主的事實。我的父母真的將我逐出家門,要我跟我的基督徒朋友為伍算了。我也別無選擇,在一位基督徒朋友家裡住了幾天,想想下一步該怎麼走。後來我的母親後悔了,叫我姊姊來找我回家。接下來的兩年裡,我被禁止上教會,我的父親還將我大多數的屬靈書籍燒掉,但這段時間卻讓我坐下來好好搞清楚自己所信的到底是什麼。」所幸的是,如今我的姊姊、妹妹們都信了主。最近我更從姊姊那裡得知,我父親決志信主的消息。我們家裡最後剩下的就是我媽媽,聽說當她聽到我父親信主時,她似乎承認了這個事實。雖然我不很明白這到底是什麼意思,不過我的姊姊確實是這樣告訴我的。」(根據 e-mail 6/13/00)

十字架不是鍍金的珠寶,也不是神秘的宗教標誌,更不是裝飾品、首飾、化妝品設計或服裝。十字架是令人討厭、害怕,甚至有時厭煩的;神不是呼召我們來喝喝茶、作作社交,或吃免費午餐。

十字架向著世界是絆腳石 (林前1:23)、愚拙的,它是苦與羞恥的記號,但它卻正是耶穌基督在今日基督徒身上的印號與特徵。近來在回教國家所發生迫害基督徒的事件正提醒我們:當地基督徒為堅持他們的信仰所付出的高昂代價。光在印度一地,在千禧年的前六個月就發生三十五宗反基督教的暴力事件。

耶穌曾三次預言祂會被出賣、拒絕、並釘死--一次在該撒利亞‧腓立比 (可8:31),第二次在往迦百農的路上 (可9:30-32),最後一次在進耶路撒冷前 (可10:32-34, 路18:31-33)。就在祂向門徒提出「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的挑戰之前,祂在第一次預言受難時就很明確地告訴他們:「人子『必須』受苦」(22節) --見路加福音9:22以及相對的經文在馬可福音8:31。請留意原文的強調是「『必須』人子受苦」而不是「人子『必須』受苦。」路加福音比任何福音書更常提到祂「必受」的苦:「只是他必須先受許多苦,又被這世代棄絕」(路17:25) 和「基督這樣 (必須)受害,又進入他的榮耀,豈不是應當的麼。」(路24:26)

耶穌沒用「如果」、「但是」,或者「也許」的字眼;因為人子受苦是必然的。因此每位耶穌基督的門徒都會經歷受苦。威莿 (Todd H. Wetzel) 說:「當你跟隨耶穌時,發生在祂身上的事你也要經歷。」這不關乎誰會經歷而誰不會,而是在什麼情形下,什麼程度及為什麼事而經歷的問題。背起十字架並不是指我們所經歷像讀書、工作、為人父母這類一般性的考驗;它是指因主的名而遭到驅逐、免職、憎惡、排擠,或是攻擊。

亨利‧馬太說:「我們經常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遇上十架道路,雖然我們不需要自己背起重擔,但當遇上時,我們必須盡可能做好背起十架跟隨耶穌的工作。」

所以說,我們不需自討苦吃,但受苦時,我們也不需埋怨神。

順服是當然的
從前我很容易被年輕人問的一個問題難住,特別是當我負責安排一些團體活動,像看電影、打棒球,或青年聚會之類的。但現在我也會很直覺地問同樣的問題,特別是有人找我去參加宴會、聽演講,或外出時,不管這些場合有多精彩、多近、多有幫助,或是多便宜。這個問題就是:「誰會去?」

自然地,年輕人接下來的問題一定是:「某某人會不會去?」如果我回答:「不!」或是:「我還沒有問他╱她?」還是:「他們還沒有回答我!」接下來的問題一定是:「為什麼不去?」

咱們作耶穌門徒的後果之一,是沒有人能與你或為你嚐十架的滋味,也難得有人和你走過一樣的道路;不管是你的父母、你的朋友,還是你的孩子。但還好,不論如何耶穌總是在前頭領著我們;當我們跟隨祂時,祂不會離棄我們,也不會忽略我們的需要。

耶穌一再說:「跟隨我!」,在四本福音書中一共有十四次之多(太8:22, 9:9, 16:24, 19:21, 可 2:14, 8:34, 10:21, 路 5:27, 9:23, 9:59, 18:22, 約 1:43, 12:26, 21:19);這是他呼召門徒和眾人的獨特方式,但並不是每個被召的人都會回應祂。回應祂的有使徒安德烈和彼得(太4:18-19)、馬太 (太9:9),以及腓利 (約1:43),至於那兩位不願回應耶穌呼召的人,毫不意外地,聖經上並沒有留下他們的名字--一個是那個說要先回家處理事情的人 (路9:59);另一個則是那名年輕富有的官 (路18:22)。

很恰巧地,耶穌最後一次發出這個呼召,是在升天前向喜歡與人比較的彼得 (約21:18-19);耶穌提醒彼得不要看、比較,或是好奇別人將來的光景。

當耶穌說:「跟隨我!」時,並不是強調祂將往哪裡去,祂何時離開,或者我們會遭遇什麼;而是告訴我們,是誰在領著我們,是誰在供應我們一切所需的,以及我們可以依靠誰。

結論:基督的門徒,是全時間、長期,並且高危險的僕人;他們必須為耶穌基督的名忍受一切,但當耶穌基督在父神和眾天使的榮耀中復臨時,祂的僕人要承受神國裡的永生。奧古斯丁說:「基督要不是超乎一切之上,不然祂就是一文不值。」神並不是呼召我們作一個享清福的基督教顧客,一個沈默的旁觀者,或是一個不冷不熱、心不在焉的跟隨者。一個真正的基督門徒不能老停留在嬰孩、虛弱,還是不冷不熱的階段。醒來吧,朋友!讓祂作你生命的中心、生命的主宰,讓祂引領你前面的路。

英文版本:http://ntpreaching.blogspot.com/2007/05/stations-of-cross-pt-1.html

門徒之路 (路 14)「十字架系列之二」

計算作門徒之路 (路 14:25-33)
作者:葉福成
翻譯:王炳欽

有位遊客進入一間鄉下小店時,他注意到玻璃門上掛著一張「小心!內有惡犬」的告示牌。後來他發現所謂的惡犬,原來就是躺在店裡櫃檯旁那隻正在打盹的老狗。旅客好奇地問店主:「這就是那隻『惡犬』嗎?」店主回答道:「沒錯,正是!」旅客倒抽一口氣,說:「這隻狗看起來一點也不像會咬人的樣子,你掛那張警告牌不嫌誇張了一點嗎?」店主不慌不忙地說:「我的狗屢屢被進來光顧的客人踩到,直到我掛上那張警告牌之後,情形果然改善許多。」

你曾覺得自己就像那隻老狗──垂垂老矣、精神不振又飽經風霜嗎?

耶穌基督呼召我們作祂的門徒,給這個世界帶來改變,作世界的鹽和光,將人們從黑暗中拯救出來。但可惜的是,我們早失去作門徒的心志、熱忱與興致,只喜歡像那隻老狗一樣,懶洋洋地躺在那裡,一動也不動。

門徒是跟隨主耶穌的,別人應該一眼就能看出他是耶穌的學生。主耶穌挑戰祂的門徒放下舒適的家、有保障的生活,並世上所有的,來加入門徒的行列。路加福音十四章25-33節中,耶穌一連三次用「門徒」這個字眼來激勵祂的跟隨者,不要為自己的性命謀算、不要半途而廢,也不要顧惜所放下的財富(不要顧惜財富、切勿半途而廢、也不可為性命謀算,),只要忠心跟隨祂。


為主算計代價 (考慮愛的優先)
25有極多的人和耶穌同行。他轉過來對他們說:26「人到我這裏來,若不愛我勝過愛〔愛我勝過愛:原文是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

路加福音十四章26節極具爭議性,因為它字面上有反家庭的味道,似乎是鼓勵父母與孩子不親、兄弟姊妹不睦、丈夫與妻子不合。要使人離開教會最快的方法之一,就是叫牧師講像這節的經文。其實,社會上早就有一大堆足以使家庭分裂的問題 -- 經濟壓力、意見不合、彼此太忙之類的,大可不必以宗教理由在這裡插上一腳。

然而,要明白這節聖經,我們首先要知道耶穌所說關於作孩子的教訓。耶穌曾兩次提到「孝敬父母」是神的命令;一次是對年輕富有的官 (路18:18-20,太19:19),另一次則是對法利賽人和文士(太15:1-4,可7:5-10)。

耶穌在大祭司院子裡被審時,文士們的在場顯得格外重要 (太26:57,可14:53),因為當時對耶穌有三項控告:他要毀壞聖殿並在三日內重建 (太26:61,可14:58)、祂自稱是基督、神的兒子 (太26:63,可14:61,路22:67),以及猶太人的王 (太27:11,可15:2,約18:33)。

請注意:文士們並沒有控告耶穌教訓人不要孝敬父母。在這方面,以文士們的學識和企圖,要是教訓的字詞真有把柄,一定會被他們捉到。

同時,「恨」這個原文字,解釋時一定要參照新舊約的教訓。利未記十九章17節教導我們不可對兄弟心懷怨恨,此外,在以弗所書五章28-29節裏,保羅明明白白表示,從來沒有人會恨惡自己的身體。

但是,耶穌的確用了「恨miseo」這個字,它與英文misogynist(厭惡╱恨惡女人的人) 是同一個字源。所以,從耶穌所說的亞蘭文原意來推敲,「恨」在亞蘭文究竟是什麼意思?

「恨」這個字眼在亞蘭文中,確實不是像我們今天所指的,是用來形容感情、關係,或者就是照它字面的意義來解釋。根據路加著作的權威學者候活‧馬素教授 (I. Howard Marshall) 的說法,「恨」這個字眼的閃語原意,應該是「愛得較少」的意思。因此,它應不是指心理上的那種憎恨,而是否認或放棄 (意即爱主多於家人)。

跟路加福音十四章25-33節相關的一段經文是馬太福音十章34-39節:「你們不要想我來,是叫地上太平;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動刀兵。因為我來是叫人與父親生疏,女兒與母親生疏,媳婦與婆婆生疏。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裏的人。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得著生命的,將要失喪生命;為我失喪生命的,將要得著生命。」

其實今天一般基督徒的問題,不在於他們因信仰而厭惡家人、與家人決裂,或是離家出走;而在於他們的信仰不再給家人帶來反對、議論,或是衝擊。今天不再因為信仰遭受逼迫的基督徒,因此我們沒有儆醒舉起禱告的手、提起為主奔走的腳、勇敢為福音作見證開口。

大批的群眾湧來只想瞧瞧耶穌下一次會顯什麼樣的神蹟,祂何時要復興以色列,建立自己的國。但是耶穌警告那些處順境的信徒或未經風霜的群眾說,時候將到,他們終究必須在家人與信仰之間做一個抉擇。

雖然我們找不到理由叫作兒女的故意忤逆或否認、爭辯或對抗父母,使他們臉上無光或狼狽不堪);但一個門徒確實必須是個全心全意、忠心,又甘心跟隨主的人。因為愛主、順服主,他就會愛家人。

今天在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或地區,作一個基督徒不會再引來爭議、分裂或是麻煩;但在耶穌的時代,信從主的確是死路一條。在當時的宗教環境下,一個人不可能信主而能安靜度日、與世無爭,甚至毫髮無損。

家庭裡的紛爭確實是一個合乎歷史與末世神學的事實。耶穌說:「你們以為我來,是叫地上太平嗎?我告訴你們,不是,乃是叫人紛爭。從今以後,一家五個人將要紛爭:三個人和兩個人相爭,兩個人和三個人相爭;父親和兒子相爭,兒子和父親相爭;母親和女兒相爭,女兒和母親相爭;婆婆和媳婦相爭,媳婦和婆婆相爭。」(路12:50-53)

特別是在末後的日子裡,耶穌還警告說:「人要把你們陷在患難裏,也要殺害你們;你們又要為我的名,被萬民恨惡。那時,必有許多人跌倒,也要彼此陷害,彼此恨惡;且有好些假先知起來,迷惑多人。」(太24:9-11)


為主背起十架 (計算生命價值 )
27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28你們哪一個要蓋一座樓,不先坐下算計花費,能蓋成不能呢?29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見的人都笑話他,30說:『這個人開了工,卻不能完工。』31或是一個王出去和別的王打仗,豈不先坐下酌量,能用一萬兵去敵那領二萬兵來攻打他的嗎?32若是不能,就趁敵人還遠的時候,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條款。

一個農夫有三個兒子的。他們一家人從來不去教會和沒有追求神的心。牧師和弟兄姊妹也沒辦法請求他們到教會或對屬靈的事感到興趣。然後有一天老三不幸地被一條響尾蛇咬了。醫生看了他並盡了力量,但是老三的復原機會確實不是很樂觀的。所以他們叫了牧師去看他的情況。

牧師來到,開始為他禱告說:「滿有智慧和公義的父親,我們感謝祢藉著祢的智慧祢確實差派響尾蛇來咬老三。他沒有踏入教會一步,並且我懷疑他從來沒有向你祈禱或承認祢的存在。現在我們相信這個經驗會給他一個寶貴的教訓並會導致他真正的悔改。

「而現在, 天父阿,請祢再差一條響尾蛇去咬老大,和另一條蛇去咬老二,和一條特大的蛇去咬老爸。我們多年來試過許多方法想把他們轉向祢,但是全部失敗。因此,似乎我們的總共的計畫也不比上這條響尾蛇所做的更有效。我們總結唯有幫助這家庭的乃是響尾蛇。我們總結唯有響尾蛇能幫助這家庭;所以,主阿,請給他們更加大而利害的響尾蛇。阿門。」

許多基督徒虛有其表,卻不委身服事,亦沒有追求的心。教會得鼓勵他們、看護他們,還要諮商他們,想盡一切辦法來引發他們的熱忱、挑動他們的興致,使他們感到稱心如意;有時候還得因勢利導、恩威並施,再加上精打細算才成。

雖然永生是無價的,但褒揚狀、彩帶與花飾卻不是。冠冕只配由那些願背十字架的戴,勳章只頒給那些承受鞭傷的,胸花應讓那些值得尊敬的掛。

初代教會,門徒被釘十字架、關大監牢、葬身獅口,被丟入競技場裡,在刀口下喪生。直到今天,仍有不少門徒在亂棍、槍火,或其他的暴力攻擊下失去他們寶貴的生命。正如章伯斯 (Oswald Chambers) 所說的:「有些事是只能在熊熊的爐火中才能焠鍊出來的。」又如俗語說:「殉道者的鮮血,是孕育基督教會的種子。」

耶穌說,那些不思考計算代價就跟隨祂的人,是徒然付了高昂的代價,注定將來的失敗,並招惹自己的難堪。為什麼要花時間在一個無法完成的計畫呢?為什麼自稱基督徒,卻過外邦人的生活呢?為什麼只瞻前卻不顧後呢?這樣做不僅浪費時間金錢與精神,更是羞辱了主基督與教會的名字。

所以當欣然背起十字架跟隨耶穌基督,不要消極,也不要悲觀。存心忍耐奔那前頭的路的,必要得到獎賞 (林前9:24,希12:1);跑完當跑的路,守住當守的道 (提後4:7)。

為主放下所有 (選擇為主犧牲)
33這樣,你們無論甚麼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門徒。

一張一元紙鈔對一張二十元鈔票說:「老兄,這陣子上哪兒去了,怎麼老是不見你?」二十元鈔票回答說:「我去了賭場,坐了郵輪,在船上轉了一圈,回到美國後去了幾場棒球賽,又上了購物中心之類的地方。你呢?」一元紙鈔悠悠地說:「還不是老樣子:教會,教會,教會。」

英國佈道家亥金 (Philip Hacking) 說,當他還是神學生時,有一回被一個共產黨員問倒了。那個共產黨徒十四歲時輟學,沒什麼高學歷,但他忠心地將他四分之一的收入奉獻給共產黨。他勤研馬克斯主義,一天只睡四小時──只睡在木板上,以免染了貪睡的習慣,或試圖多睡片刻。但更讓人震驚的是他說:「看!你們這些信主的人!你們說耶穌是神的兒子,我一點也不信;你們相信復活與天堂,要是我也相信你們所信的,我一定比你們更投入。我不相信你們真的相信你們所說的,因為基督徒遠不及我們願意犧牲奉獻,不是嗎?」

每年我們繳聯邦稅、州稅、房地產稅、購物稅、汽油稅。但你拿什麼給那將自己捨命給你的神?你給的是你不需要的嗎?你給是因為教會財政出現赤字才給嗎?或者你給是因為教會的領袖和會友對你很好、熱心招呼你,還是因為你有多餘的?

「撇下所有」是表示犧牲你的時間、才幹,與財富。我問一位牧師朋友「撇下所有」是什麼意思?他說:「撇下所有的自我──自我實現、自我中心,甚至是自給自足。」「撇下」是「放棄」或「鬆手」一切,而只抓住基督。在主裡富有的人往往不是那些在世上擁有大筆財富的人,而是那些在物質上普通,甚至貧窮的人。

事實上,我們的神常是嚴厲地要求,卻不忍心責罰。根據我們的經驗,神雖要我們獻上一切,但祂往往不會真的取去我們所有的。神所做的,就像父母將小孩交給他們保管的錢,存在小孩名下的戶頭裡,預備孩子長大時可使用。通常,當小孩從親戚拿到紅包時,父母會將小孩交給他們保管的紅包存進小孩的戶頭裡,然後自掏腰包回贈親戚禮物。我們的神就像會將小孩所拿出來的加倍贈與的父母,又像那樣你送他一輛車,他會回報你一棟房子的父母,甚至連你對他們的思念都要報答的那種父母。我們的神像小孩的父母:將孩子交出來的加倍賞赐、你送他們一輛車回得一棟房子、連你思念的愛都報答.

神所開出的支票絕對能兌現,祂要你做的不過是數算恩典,拿出你的支票簿,並且慷慨解囊。

結論:馬丁路德說,「一個不教導什麼,不要求什麼,不犧牲什麼的信仰,也是個不值一顧的信仰。」主耶穌的門徒是個肩負使命,而不是遊手好閒的僕人。他不是遊客,而是個天天背負十字架的天路客。雖然作門徒不需故意與家人、親友分離,但因著使命而必須忍受分離之苦,也絕不是新鮮事。你仍是個散漫、軟弱、意志不堅的基督徒嗎?還是個脆弱的廉價泡夫或是洩氣的老油條?弟兄姊妹們,靠主站起來領受挑戰吧!

英文版本:http://ntpreaching.blogspot.com/2007/05/stations-of-cross-pt-2.html

愛的傷痕 (約 19)「十字架系列之三」

愛的傷痕 (約翰福音 19:17)
作者:葉福成
整理:陸能瑾

他們就把耶穌帶了去.耶穌背著自己的十字出來、到了一個地方、名叫髑髏地、希伯來話叫各各他。(約19:17)

一個十歲的男孩數學很不好,他的父母用盡方法,從為他請家庭教師到催眠,無所不用其極,但综無法使他的數學好起來。最後,他們決定將他轉學到一個私立的天主教學校。第一天上課回家,那男孩帶著非常嚴肅和專注的表情直奔他的房間,安靜地關上門,將近兩個小時,他在房間裡非常用功,書桌上和地上滿是數學書本,很久之後才出來。匆匆忙忙吃完飯,又馬上回到房間,關上門繼續用功直到睡覺時間。

這樣的模式一直持續,直到第一學季的成績單出來,男孩把打開的成績單,放在餐桌上,又馬上衝進房間。他的母親小心翼翼地打開成績單,竟然看到男孩的數學成績得到一個大紅色的A。他母親和他父親狂喜地進入男孩的房間,為他顯著的進步非常興奮。

他父親問道:「是不是因為修女的關係?」男孩搖搖頭說不是。「那是不是因為一對一的教學法?」男孩說:「也不是。」「那是課本的原因?還是老師的緣故?還是因課程的內容?」最後,男孩說:「不是,不是,不是。當我第一天走進前門,看到一個人被釘在十字上面,我就知道他們是玩真的了。」

凱爾文‧米勒 (Calvin Miller) 說, 「一個人不可能夠理解基督的一生,若他不明白祂的死。」

耶穌是背起十字的先鋒,祂選擇卑微自己,存心順服,以至於死 (腓 2:8-9)。主耶穌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的苦難和罪人的頂撞,免得我們疲倦灰心 (希 12:2-3)。

約翰福音19:17 是一節常受到攻擊的經文;聖經的學者以此控告聖經記載有矛盾 。馬太福音、馬 可福音 和路加福音都記錄是古利奈人,名叫西門, 背著耶穌的十字 (太27:32,可15:21,路23:26), 但是約翰福音記載主背著自己的十字架。這矛盾可以很輕易被解答。傳統的答案乃是耶穌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到城外,以後西門幇祂背十字架到各各他。我一個主日學學生建議,西門可能舉起十字架的下半的木架!

耶穌背十架曾經歷或忍受什麼樣的痛苦?祂在十架上完成了什麼?為什麼一個無罪及無可指責的人願意接受這樣可怕的死亡?

十架是承擔羞恥的記號 -- 既孤獨又恆久


「十字架」基本上永遠與耶穌基督有關係。它是「耶穌的十字架」 (約19:25),「基督的十字架」 (林前 1:17,加 6:12,腓 3:18),以及「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加 6:14)。

一位牧師分享他對一個猶太人作見證的經歷。當那牧師提出耶穌死在十字架時,那人拒絕他的分享便說:「為什麼我要相信一個掛在木頭上被咒詛的人呢?」

耶穌在十字架的受苦難是個羞恥;又長又孤單。古羅馬偉大政治家、律師、學者、和作家西塞羅 (Cicero,西元前106-44年) 是共和國末期赫赫西塞羅人,他說耶穌被釘十字架是「最殘酷和羞恥的處罰。它絕不會發生在一個羅馬公民的身上。」

身為猶太人的耶穌遭受最可憐和至極的恥辱。他為了我們擔當被咒詛的羞恥和污名,因為律法說「被掛的人是在神面前受咒詛的」( 申 21:23)。耶穌在十架上不僅僅忍受人的諷刺、恥笑及折磨,更要緊的是受律法的詛咒,遭受宗教,聖禮和社會上的排斥和歧視。

主耶穌短短三年傳福音的生涯,從祂開始傳講人的罪惡,要人悔改和宣告神的寬恕,祂已準備經歷被人輕視,被人拒絕,和遭受痛苦。十架是討厭的 (加 5:11) ;它意味著逼迫 (加 5:11,6:12 ),羞辱 (希 12:2) 和頂撞 (希 12:3) 。 約翰福音在此處被忽視的經文中,簡化的建議耶穌背起自己的十字架。難怪馬太福音 (27:32-34)、馬可福音 (15:21-23) 和路加福音 (23:26-32) 提議更長及完整的版本,介紹一個更健康,更合邏輯的和更強壯的西門為耶穌的幫助。

耶穌從耶路撒冷到各各他忍受人的冷嘲熱諷。最接近的城市伯大尼離耶路撒冷不遠,約有六里路 (約11:18) 或兩英里,根據 NIV (新國際翻譯)。 既然耶穌背着十架從耶路撒冷到了城外,才遇見「從鄉下來」的西門 (可 15:21,路23:26),耶穌已走了約一英里、路程的一半、那一里路是最長的里路、最淒涼的一天、以及主忍受最苛刻的體驗。祂的門徒離棄祂;祂的母親為祂而悲傷;祂的仇敵、那些憎恨、懷疑及敵對者嘲笑祂的遭遇。

有四組人愉快地折磨祂,他们雪上加霜、在他的傷口加痛苦。第一组,有人「用拳」頭打祂 (可 14:65);接下,差役「用手」掌打他 (可 14:65); 於是彼拉多把耶穌「鞭打」了 (太 27:26, 可 15:15); 最後巡撫的兵「拿葦子」打祂的頭 (太 27:30, 可 15:19)。

難怪背起十架的耶穌那天步伐搖擺,失控,蹣跚,掙扎和跌倒,邁向自己的死刑場地;經常祂須休息、發抖、倒下跪下、又再拖著腳步走,勉強繼續前去甚至傷了腳。難怪聖經形容祂為「多受痛苦。」


十架是殘酷死亡的記号 -- 既無公理及邪惡

雷‧赫聲 (Roy Hession) 形容耶穌所受的對待好比一條蟲所受的對待。 他說,「蛇會捲起牠的身發出嘶嘶聲並反擊 -- 代表自己的反應。但是一條蟲不會有任何反抗,牠允許你為所欲為,踢牠或壓牠在你的腳下 -- 正表達出一副真正破裂的情景。耶穌為了我們的緣故願意成為一條蟲而不是一個人。」(The Book of Jesus, ed. Calvin Miller p. 221)

今天的罪犯、囚犯和疑犯仍有人權,政府或社會可提供给他們律師和法律的公正程序。他們在「被證明有罪前皆算無辜」;「疑點的利益」;甚至可以控告政府「非法禁錮。」一些被監的犯人仍可享受看電視;有些人可以攻讀學位;其他的人可以寫自傳或賺拍電影的利潤或版權,甚至有些人可以幫服裝公司拍廣告賺錢。

可是判祂十字架是非法和可惡的陰謀。那審查是不公平的,那法庭是不合資格的,及無上訴的機會。那審判是一個騙局,一個無權的私設的法庭。彼拉多在三次宣告中已經四次無能為力地否定和免除耶穌的罪狀。對主要的宗教人士和群眾,第一次,彼拉多很清楚地對祭司長和眾人說,「我查不出這人有甚麼罪來。」( 路23:4) 希臘文把「不」作為他的開始和強調 --「『不』我查出這人有甚麼罪來。」之後等到其他政治和宗教領袖在一起的時候,彼拉多又兩次宣布說「不」或「沒有」(同原文字) 去說明耶穌「沒有」罪:「看哪,我也曾將你們告他的事,在你們面前審問他,並沒有查出他甚麼罪來。就是希律也是如此,所以把他送回來。可見他沒有作甚麼該死的事。」(路 23:14-15) 經過第三次的調查彼拉多第四次說:「不」或「沒有」還是同樣的結論:「彼拉多第三次對他們說,為甚麼呢,這人作了甚麼惡事呢?我並沒有查出他甚麼該死的罪來.所以我要責打他,把他釋放了。」( 路 23:22)

耶穌基督不是一個犯錯的罪犯、一個危險的人物或一位政治革命分子,因此不應該得到如此的對待。祂來到世界因為祂愛世人,關心他們的失喪靈魂,願意寬恕罪人,但是他被列在罪犯,違法者和國家公敵之中。耶穌基督是聖潔、無罪、神的兒子、無罪的羔羊、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 (約1:14)。悲傷地,最終彼拉多當著自己是法官、陪審員、以及宣判耶穌有罪的律法。

耶穌不該受死,但是他背著沉重,長镸的和摇晃不稳的十字架。以賽亞書 53:7 說:「祂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祂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祂也是這樣不開口。」祂被鞭子甌打,被木刺傷,和被釘子釘,仍是不開口,似是麻木已無自己感覺,甚至經歷犯人的羞恥。

因此十架是死亡和生命的表徵,對那滅亡的人為愚拙但是對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羅 1:16,林前 1:18)。

十架是與神和好的記号 -- 既温馨又合法

世紀創辦中國內地會 (China Inland Mission) 的戴德生 (J. Hudson Taylor)首次抵達中國時,他需要 25 美元去唸中文和75 美元買一本中文字典,但是他沒有錢。他只有路加福音的中文譯本,但是他很有耐心地跟英文版本對照和比較,然後從路加福音中 600 個中文字用來做了一本字典。戴德生在中國遭受許多挫折,經歷巨大的懷疑,經常有朋友勸告他離開中國的消息。他經常生病,他的妻子在大陸過世和三個小孩因霍亂死去,但是30 年他仍謙卑強調說:「我沒有做任何犧牲。」

戴德生寫信回家和安慰擔心他的母親說:「母親!妳想,一千二百萬個靈魂,是的,中國每年有一千二百萬人沒有希望地過世,不認識神。你會不會為放上天上榮耀的耶穌基督而放棄你的一切嗎?」(Hudson Taylor’s Spiritual Secret, 31)。

主耶穌的死不是意外的;他可不是一個受害者而是一個荣耀的犧牲者 ─ 為拯救我們 (林前 1:18) 和成就了使人與神和好的和平使者 (弗2:16,歌1:20 )。主耶穌說,「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 約10:11)。請注意,雖然猶大出賣和背叛耶穌,但是主掌管和預告祂自己的死。耶穌回答說,「我蘸一點餅給誰,就是誰,」然後就蘸了一點餅,遞給加略人西門的兒子猶大。(約 13:26) 最後,耶穌自願地低下頭,將靈魂交付神了 (約 19:30)。祂說,「我將命捨去、好再取回來。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捨的。我有權柄捨了、也有權柄取回來.這是我從我父所受的命令。」 (約10:17-18)

哥林多後書 5:14 說:「基督的愛激勵我們。」耶穌激勵我們甚至愛我們的仇敵(太5:43-44,路 6:27,34-35) ,正如祂吩咐我們必須要盡心、盡性、盡意、愛我們的主 (太 22:37,路10:27),要愛人如己 (太 19:19, 22:39),更要彼此相愛。(約翰 13:34, 15:11-13)

耶穌基督擔當世人的罪在十字架上。祂寬恕了我們的極重的罪,既將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擄來…..就仗著十字架誇勝( 西 2:15)。

結論:馬丁•路德說,「如果一根刺刺穿基督,你、我更立应得十萬根刺。」假如你厭倦你的罪擔和綑綁,你可以放下你的負擔和掙扎。耶穌基督背世人的罪惡和苦楚在他肩上,祂必用右手的能力救護你(詩20:6),祂用右手扶持你(詩 18:35 ),也必以祂的手引導你(詩 139:10)。 我們的大祭司、 主耶穌、並非不能體恤 我們的軟弱(希 4:15-16),祂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希 2:18)。我們更需要依靠祂、仰望祂、常在祂裡面。你願意背著你的十字架,投靠耶穌的十字並忠心跟著祂走嗎?

英文版本:http://ntpreaching.blogspot.com/2007/05/stations-of-cross-pt-3.html

跟隨祂的脚踪 (可 15)「十字架系列之四」

跟隨祂的脚踪 (馬可福音 15:21-22,馬太福音27:32-33,路加福音23:26)
作者:葉福成
整理:陸能瑾

15:21 有一個古利奈人西門、就是亞力山大和魯孚的父親、從鄉下來、經過那地
方、他 們就勉強他同去、好背著耶穌的十字架。15:22 他們帶耶穌到了各各他地 方。(可 15:21-22)
27:32 他們出來的時候、遇見一個古利奈人、名叫西門、就勉強他同去、好背著
耶穌的十字架。27:33 到了一個地方、名叫各各他、意思就是髑髏地。(太 27:32-33)
23:26 帶耶穌去的時候、有一個古利奈人西門、從鄉下來。他們就抓住他、把十
字架擱在他身上、叫他背著跟隨耶穌。(路 23:26)

十字架的乃是基督教獨特的信息,它乃與其他宗教之間的區別;十字架是高舉受苦的彌賽亞,而非受歡迎的宗教領袖;十架能識別有深度和有根基的門徒與膚淺和無知的信徒。

勞易斯‧切尼 (Lois A。 Cheney) 寫一首挺感人和令人深省的詩歌:
我站在十字架前驚嘆。
我站在十字架前敬畏。
我跪在十字架前哭泣。
我祈禱在十字架前歡呼。
認識十字架乃是認識基督。
感受十字架乃是感受基督。
凝視十字架乃是凝視基督。
背著十字架乃是作基督徒,
直到我們明白其涵義。
神阿,饒恕我們。(Calvin Miller, The Book of Jesus 370. NY: Touchstone, 1996)

「遵主聖範」(The Imitation of Christ) 的肯培斯 (Thomas Kempis) 說:「耶穌多有喜愛祂天國的人,但極少背祂十字架的人。」

综然縱然約翰福音記載耶穌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在肩上 (約翰 19:17),但是馬太,馬可和路加強調那古利奈人西門背著耶穌的十字架。在天主教傳統中,古利奈人西門很顯然出現在第五和第九個「十字苦路」站 (Stations of the Cross),是十四站中的二站。

古利奈人西門是什麼人?古利奈人西門是一名聖地朝拜者,在聖經的意義中,他成為一名目擊者、他是一個既平凡又特別的僕人。

背十字架者是耶穌的同伴,不再是過路客

我過去不了解為什麼一首一百多年前的黑人靈歌「我主被釘十架時, 你在那裡嗎?」(Were You There When They Crucified My Lord?) 是如此受歡迎?直到我看過西門的故事以後,如今理解了;並被邀請參加這個獨特的場合。

我主被釘十架時,你在那裡嗎?
我主被釘十架時,你在那裡嗎?
啊…有時我顫抖,顫抖,顫抖,
我主被釘十架時, 你在那裡嗎?

西門是一個意外的過客,但他不是一個意外的信徒。他原本是進入耶路撒冷的一名猶太朝聖者,但是結果他成了彌賽亞的朝聖者。西門是來自靠近北非利比亞區域的的外人 (徒2:10 ),他發現真正的朝聖地不是耶路撒冷,而是各各他 ;朝聖不是每年順例獻祭的宗教之旅而是得到救恩的一次經歷,更重要的是贖罪犧牲非用牲畜的血而是神寶貴的羔羊。

古利奈人西門被揀選和他那天的出現是頂奇怪和奇妙的事。以他是一個身份不明者、無名氏、和不知何方人物,但是現在他被選為耶穌扶棺材,最靠近的朝聖者,是兩個背十架的生還者。雖然大部分人不懷疑他的種族和背景,可是還有藝術家將古利奈人西門畫成一個黑人。

另一個網站建議他是在聖經中的八個黑人之一。他來自什麼背景雖引人爭議、注意和興趣,但是這位身不由己以及無可奈何的朝聖者可能是一個黑人,也有可能是一個猶太外地人,或許是一個敬畏神的外邦人。
像許多那時來到耶路撒冷的朝聖者,西門來到聖地為著要承認他的罪,要求神的饒恕和赦免,更發誓明年他必會再來,可是聖殿所獻的祭物是象徵式、是年祭、是儀式、但是十字架的犧牲是要擺上自己,效法主耶穌,是一生的活祭。耶穌的獻祭不是用山羊和牛犢的血,乃用自己的血,只一次進入聖所,成了永遠贖罪的事 (希 9:12) ,他只一次將自己獻上,就成就了拯救,贖罪和挽回。朝聖者西門得到的不是儀式上的潔淨,而是神公義的的饒恕;非暫時的保釋,而是永遠的釋放;以及不只一年限期,而是终生與神和好。

背十字架者是天國的兒女,不再是陌生人
十九世紀的探險家亨利‧史丹利 (Henry Morton Stanley),是歷史上被人稱謂第一位找到失蹤的蘇格蘭宣教士大衛‧李文斯頓 (David Livingstone) 的人,他描述找到李文斯頓對他生命的極大影響和變化:

「我去非洲前是全倫敦中最大的無神論者和最存偏見的人。但是到了那裡我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反省自己。我見到這位孤身之長者和問自己,『他為什麼停留在這個地方呢?他是否瘋了?他的奉献感動從那裡來的?我們見面幾個月後,我很驚訝看到這位長者,他實行聖經中所記載的話 ─『放下一切來跟隨我。』漸漸地他對人的憐憫感染了我;我因目睹他的虔誠、溫柔、熱心、真誠、並他為人處事,我的同情心被喚醒了:我因他而信了主雖然他並無這樣做。」(7,700 Illustrations # 3101)

過路客西門是一名被勉強和不是預料的目擊者。他那天來到城市郊區非因著命運和巧合的緣故;也不是人的設計和造势;而是神的恩典,祂的慈愛和呼喚吸引西門成為祂的目擊證人。西門被神的愛心捉住,引領和改變了。

這位來自非洲的平民其實在不尋常的時候來到不尋常的地方,他不懂得本地的政治和羅馬的勢力。如果他知道了,他就不會出現在耶路撒冷,路過那地方,或在附近逗留。西門確定沒有聽到耶穌被審所說的話,他可能聽到耶穌在十字架所說的話,但是他肯定聽到及明暸耶穌在往各各他的路程上所說的話 (路23:27-31) 耶穌轉身對許多百姓,跟隨耶穌並為他號咷痛哭的婦女說:「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為我哭,當為自己和自己的兒女哭。因為日子要到、人必說、不生育的、和未曾懷胎的、未曾乳養嬰孩的,有福了。那時,人要向大山說,倒在我們身上。向小山說,遮蓋我們。這些事既行在有汁水的樹上,那枯乾的樹,將來怎麼樣呢?」

耶穌的離世二十年之後, 馬可寫福音書時提 到古利奈人西門, 他是初期教會群體 中的亞力山大和魯孚的父親 (可 15:21)。由馬可的記載可推論耶穌的話對西門 有巨大的影響,古利奈人西門謹記耶穌的警告,然後引導他的兒子悔改信主,他們長大成為教會的領袖。

背十字架者是福音的僕人,不再是旁觀者
我的太太問我是否準備好古利奈人西門的講章,我就說我還不能體會背十字架的受苦經歷,然後我問她有什麼描述背十字架的故事或例子。她說,「有,但是你不會喜歡的。」我說,「真的?讓我聽聽吧。」她提及1987 Urbana宣教大會的講員海倫•羅絲嫵 (Helen Roseveare) 當了20年的醫務宣教中的所付出的痛苦、犧牲及受難。雖然羅絲嫵沒有講她故事裡的詳細資料,她對觀眾說他們可以閱讀她寫的自傳,著作中描述她在非洲的扎伊爾中經歷的嚴酷考驗,書名是「Living Sacrifice 獻作活祭。」

海倫•羅絲嫵對生命充滿熱情,並相信她的訓練必定帶給宣教事工有大貢獻和影響,但是她錯置她的學術成就及驕傲,薩伊共和國本地有無數種語言的障礙,和不足的醫療用品和裝備,實在是她沒辦法克服和解決的問題。然而,她断沒想到她會面對那難以預料及形容更恐怖的威脅:一隊抗軍劫持了羅絲嫵幾個月,經常打她和侵犯她。

羅絲嫵坦率地寫:「我被打,扔到地上,被踢 ─ 牙齒掉了,嘴和鼻子損了,肋骨傷了 ─被槍指著送回我的房子,被嘲笑,侮辱,威脅 ─ 我知道如果造反的陸軍不開他的手槍了結那可怕處境,我將會面臨更不利的痛苦和恥辱。那天是一個漆黑的晚上。我覺得極度孤單。在那時刻,我覺得神令我失望極了。祂可以介入並阻止這增強的惡行和殘酷局面。祂可以從他們的手裡拯救我。祂為什麼不講話呢?祂為什麼不阻止呢?以及在絕望中,我幾乎激烈反對他:「這代價太大了!但是在黑暗和寂寞中,祂與我會面 …祂對我混亂的頭腦說一句話:“特權”。「這不是你的痛苦:他們不是打你。這是我的苦難:我要的只是借用你的身體。」(Helen Roseveare, Living Sacrifice 22。 Chicago: Moody Press, 1979)

背十字架是高代價和有爭議性的特權。主耶穌有許多稱為西門的門徒,但那一天使徒中的領袖西門彼得在哪裡呢?他為什麼不說一句話?當羅馬兵釘耶穌在十字架之時奮銳黨的西門在哪裡呢?他反羅馬的熱心和精神在哪裡呢?尤其當他們的母親因見耶穌的死而痛不欲生時耶穌的弟弟西門 (可 6:3) 又在那裡呢?

無論對希臘人,猶太人,或全世界 -- 十字架所代表羞恥和愚拙是可理解的。故此背十字架者更需要是一個強壯、能承擔、和勇敢的人。西門正適合這角色。最終,西門成為耶穌最好的助手和知己,他也成為別人的笑柄和歧視。

是否西門知道,明白,或珍愛他的工作,他實在正在事奉耶穌。西門沒有預料他會走在耶穌的後面。假如他走在耶穌前面,他會在很短或者一半的時間就到達各各他。可是走在耶穌的後面,他必須慢下跟著耶穌。每次当祂停下,跌倒或休息西门張跟隨。他不須大步走,越過耶穌,或先抵達目的地方。西門看見耶穌三次跌倒。他看到耶穌的掙扎和聽到他的呼吸,但是最終他們到達各各他了。

戴德生說:「結屬靈果子必然與背十架有關。 基督徒沒有二位主基督 -- 一個輕省隨和的基督為普通隨和的基督徒而設立,而一個受苦的基督為特別的基督徒而準備。我們只有一個基督 (Howard Taylor, Hudson Taylor’s Spiritual Secret 236-37, Moody, 1989)

古利奈人西門是耶穌的好撒馬利亞人。他跟耶穌走著一英里,他是兩位最後服事耶穌的人。另─位是將香膏澆在耶穌身上的女人 (太 26:13)。

結論:司布真 (Charles Haddon Spurgeon 1834 - 1892) 說,「在天堂裡沒有一位戴冠冕的人,他在世間不曾背過十字架。」如果你在地上沒有背十架,你在天上就沒有冠冕。我們可能是因著朋友或家庭參加教會,有些人是給別人拉到教會,有些人是給人拉入教會,但是無論如何,基督徒一生中必有背十字架的經驗。神要我們心甘情願的背起十字架,慢步跟著祂走,足夠屬靈勇敢地完成所托的職份。如同西門,你會擁有能擔起十字架、十架辱恥、十架負荷的力量。以及當你接受十字架和忍受其羞辱,你將來會換得冠冕。今天,朝聖的聖地並不是耶路撒冷、麥加或各各他,而真正的朝聖乃是要捨己、天天背起十架、跟從耶穌。

英文版本:
http://ntpreaching.blogspot.com/2007/05/stations-of-cross-pt-4.html

基督是王 (約 19) 「十字架系列之五」

基督是王 (約翰福音 19:19-22)
作者:葉福成
整理:陸能瑾

19:19 彼拉多又用牌子寫了一個名號、安在十字架上.寫的是猶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穌。19:20 有許多猶太人念這名號.因為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地方、與城相近、並且是用希伯來、羅馬、希利尼、三樣文字寫的。19:21 猶太人的祭司長、就對彼拉多說、不要寫猶太人的王.要寫他自己說我是猶太人的王。19:22 彼拉多說、我所寫的、我已經寫上了。(約 19:19-22)

根據英國傳奇,沒有國王比亞瑟王 (King Arthur) 更受人民愛戴,更有權力和更理想,當他將王者之劍 (Excalibur) 從一塊石頭拔起,從那天他取得君王的地位。亞瑟王統治了一個完美的、令人迷人稱為甘美洛 (Camelot) 的王國 ─ 人們過早的使來這話來形容約翰和杰奎琳•甘迺迪的幸福婚姻的稱呼。當亞瑟王首次會見他未來的女王格溫娜維爾 (Guinevere) 時,他很成功地說服她留在甘美洛这理想王國,此國所有條件會令她更快樂、幸福。

不幸的是,那完美的王國及美夢意外地給亞瑟王無意中破壞了,因為當他計畫召集全世界最優秀和正義的騎士用他們維護社會安危。蘭斯洛 (Lancelot) 騎士是圓桌武士 (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 中最好的選手, 但是蘭斯洛深深愛上女王,瓦解了亞瑟王的美夢和王國。

當女王決定跟蘭斯洛分手那天,他們竟然給亞瑟王的流氓兒子和他的跟班埋伏抓了他們。

蘭斯洛逃跑了但是他轉回來救女王脫離被焚燒的懲罰,無助的亞瑟王也高興王后沒事。當她跟國王告別的時候王就要求蘭斯洛好好照顧她,可是蘭斯洛含淚地說女王也沒有選擇他;她決定去做修女。

基督不像一般的君王。“基督為王”是猶太宗教領袖在彼拉多前對耶穌最嚴重和有爭議的控告之一。更奇的是,耶穌並沒有攔阻或否認他們的稱呼。

當耶穌進入耶路撒冷騎著一隻驢子時,法利賽人 (路19:39,約 12:18-19),祭司長和文士 (太 21:15) 很生氣小孩子和眾門徒說,「奉主名來的王、是應當稱頌的。」

耶穌是以色列的王 (太 27:42,約 1:49,約 12:13),是奉主名來的王( 路19:38)。聖經足足有十八次記載耶穌被稱為猶太人之王 (太 2:2,27:11,27:29,27:37,可15:2,15:9,15:12,15:18,15:26,路23:3,23:37,23:38,約18:33,18:39,19:3,19:19,19:21,19:21) ─ 第一次是博士們的稱呼 (太27:42,可15:32,約1:49,12:13),而八次他被稱為「王」(太 21:5,路23:2,約6:15,18:37,18:37,19:12,19:15,19:15)。

故此我們會問耶穌基督是什麼样的王?究竟祂為什麼如此不願意作眾人 (包括門徒和敵人) 和世上的王、?他何時才毫無疑問地統治世人、祂將來的統治又如何呢?

耶穌基督是具主權的君王

在大部分的古代文化中,國王皆自稱為「天子」。他們被百姓崇拜,他們不須對任何人負責任,並且擁有皇族的待遇。雖然如此,王位不是永遠的。王權期限通常是終於一任,一代或一朝。如今,君主制度已經給民主主義,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取代了。大多數的國王被革命運動推翻,監禁和醜化。沒有君主制度的衰敗比法國君主制度更戲劇化和更強烈。雖然有些國家王族還有某程度的絕對權利,但是他們的特權已被削弱或消減。

今天的皇室是代表性的。他們擔任的國家職責包括國家慶典或慶節,出席交際活動,和招待外交官員。儘管他們與外國國王,首相和大使會面,他們儘量避開政治話題,引人注目的焦點和報紙標題,寧願無壓力地领受和享受國家支付預算;他們小心不要議論國家的公眾事務。

今天最著名的皇室是英國君主制,矛盾的是他們的王是一位女王!英國國會每年分配一千一百二十萬美元去支持女王及她的丈夫和母親的官方任務經費。70%的預算是用於職員工資。此外,在 2000 年,女王從她的地產和皇室貴重物品亦賺到大約一億八千九百萬美元而她只用了很少的五千萬美元。一位皇室專家說:「女王和她的繼承人享受有利的立稅特權。他們不像我們,他們可以談判他們的稅率。」(Los Angeles Times 6/20/01)

彼拉多稱耶穌的名號「猶太人的王」不是出於啟發或真誠。耶穌稱王非因彼拉多、群眾或門徒的宣告和推舉。早于比彼拉多三十三年 (太 2:2) 當祂誕生時來自東方的博士從那裡已尊稱祂為猶太人的王;他們來猶太地為了拜祂. 耶穌是「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 (撒上10:1,15:1,15 :17,16:12,祂不像一些猶太君王例如掃羅王和大衛王受職時需要祭司或先知膏抹,不是百姓 (撒下 2:4, 2:7) 或長老 (撒下 5:3) 膏或選的。他已是「猶太人的王」,祂不是猶太或外邦政权或個人利益的傀儡,祂不受別人操縱或控制。祂不像現今輕易崩潰、瓦解或結束的國王。耶穌「生下來的王」;「祂生下來為了作王」,祂不是因出生於皇室才是王,祂擁有永恆的權柄和地位。

耶穌是自定和自選的王。祂本來就是人類的王,祂拒絕人們支持或推祂為王。祂的主權及國度擴及全世界。雖然名銜上祂是「猶太人的王」,但是祂的統治权包括全地,各領域,各民族,和所有國家。祂不單單是猶太人的王;祂還是全地的王 (詩 47:7,詩 47:2-3,迦14:9)和萬國的王 (耶10:7)。

總结地說,耶穌的王位是獨特的。祂擁有主權的王卻是溫柔地騎著驢 (太 21:5),不是坐馬車。祂是神所揀選的,不是人投票選出來的。祂選擇那無吸引力的工作,包括醫治病人,關心窮人, 服事軟弱和無助的人,不是赴貴族的宴席,吃喝或打交道。耶穌供應五千人喫飽以後,祂就獨自又退到山上去了,因為眾人要來強逼他作王 (約 6:15)。雖然祂有君王的屬性,但是祂沒有君王的野心。

耶穌·基督是「好牧人」君王
所羅門王曾經要求一位工藝名師:「我想要一隻為我刻著特別文字的戒指。」那工藝師回答,「好!我必會完成這任務。但請告訴我,你要我刻什麼文字在戒指上呢?滿有智慧的所羅門王說,「啊,那就要你的智慧來決定。我想你幫我刻上的字是:當我感到悲傷時能令我高興,同樣的字當我高興時可使我變悲傷。」

說畢那國王轉身走了,剩下這位困惑無助的工藝師,他仔細考慮那奇怪的任務。三天後,工藝師來到王面前,將一隻很簡單,銀色的戒指呈上,便說「王阿,這是你要求的戒指。」國王很好奇問那工藝師,「工藝師,你是否刻了那當我感到悲傷時能令我高興,以及當我高興時可使我變悲傷的文字呢?」

那工藝師交給國王他的戒指,便說,「王!請你自己察看。」所羅門國王檢查那戒指贊不絕口,其上寫著的是:「這都會過去。」

君王耶穌給祂的國民一個王能夠給的最偉大的禮物:祂將自己那尊榮和聖潔的生命交換百姓那卑微和不潔的生命。因此祂被傷害,被輕蔑和被處死刑 ─位帝王竟然為祂的公民犧牲;身貴如王竟為平凡人而死;祂是神卻為人喪命。雖然有些國王也會自願為百姓代罪,但是無人或王會如此為自己預先籌備及計劃這樣悲痛的遭遇。祂是群羊的大牧者 (希 13:20),靈魂的牧人監督 (彼壹2:25),為羊捨命的好牧人 (約 10:11)。好牧人統治的是祂百姓的心靈的世界就是思想及感情,而非血肉之躯。

在客西馬尼,耶穌責備門徒使用抵抗,暴力,和憤怒來處理此事件:「收刀入鞘罷.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現在為我差遣十二營多天使來麼?」(太 26: 52-53) 以及耶穌來到彼拉多前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只是我的國不屬這世界。」( 約 18:36)

耶穌不像外邦的君王。耶穌對祂的門徒說,「外邦人有君王為主治理他們。那掌權管他們的稱為恩主。但你們不可這樣。你們裡頭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為首領的,倒要像服事人的。是誰為大,是坐席的呢,是服事人的呢。不是坐席的大麼。然而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事人的 (路22:25-27)。牧人的王來到世上乃是要饒恕罪人、拯救他們、使人與神和好。人類的靈魂,救贖,和永恒是祂的心意及目標。馬可和馬太福音皆記載耶穌同樣的話:「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 10: 45,太 20:28)。
好牧人國王不是住在耶路撒冷城裡的皇宮。祂選擇卑微地誕生在馬槽並住在拿撒勒,按考古學家研究當時此小村莊不超過300 人.在 1996 年,為了籌備21世紀的慶祝,畢莎菈博士 (Nakhle Bishara),拿撒勒醫院的董事,提出重建拿撒勒村莊的想法。畢莎菈和一班國際發展商購買了12 英畝的地產和委托一團考古學家去調查那塊還未曾發展的地。過後,領導發掘那地的考古學家斯蒂芬芬尼Stephan Pfann 和羅斯福斯 (Ross Joseph Voss),透露耶穌時代的拿撒勒至多是 400 碼成 100 碼大的地方和只有 80 至 100 棟房子。(“Resurrecting Nazareth” Biblical Archaeology Review, May/Jun 1999)

我們在世上所追逐的錢財,用神的話來看只是愚昧人的黃金 ─ 那是名副其實的小型股和垃圾債券。它會變化、波動,倒塌、衰敗,垮臺及瓦解。而投资于牧人君王的國度才是長期的,有擔保的債券,和天父給予我們永恆的產業。

耶穌·基督是至尊的君王
一個作家 (Andrew Daughters) 問:「耶穌的王國是什麼樣的國家?祂沒有城堡或皇宮。沒有會議或國會,不需要決定國家的法律。因為祂所需要只有兩條法律:愛神和愛你的鄰居。所要求百姓的是順服此誡命,每個聖徒都曉得。祂沒有陸隊和海軍,沒有空軍去看守邊境禁止陌生人進入和嚇阻敵人。祂鼓勵移民入境,誠然包括聲譽不良的人,特別是那些漁夫,稅吏,和罪人。祂熱情款待他們。人們不須纳稅。我們沒有交錢祂怎能管理祂的國家!每年到4 月15日我們不需要填1040 稅表,不用害怕不交錢遭罰款。天國的貨幣沒有祂的畫像,沒有銅板刻祂的名字。不用海報和口號宣布祂的權力和名聲?加上我們看不見争王權的陷阱,沒有天鵝絨和毛皮的皇袍,沒有鑽石製成的黃金冠冕,適合我們至高的仲裁者。耶穌說他的國實在不是彼拉多 所認為的。祂的國不屬於這世界。其國度榮譽是我們不曾見過的。(Andrew Daughters, The Kingdom of Jesus, CSS Publishing)

耶穌基督將有一天會親自降臨,榮耀的王 (詩 24:8-10)必定會以祂的榮耀統治一切。到那天每個人都會識別和承認祂;那不能朽壞人不能見永世的君王 (提前 1:17),萬世之王(啟 15:3),大君王 (詩 48:2),直到永遠坐著為王的耶和華(詩 29:10),永永遠遠為王的耶和華 (詩 10 : 16 ),全地的王 (詩 47:7, 詩 47: 2-3,迦 14:9),超乎萬神之上的大君王 (詩 95:3),和萬國的王(耶 10:7)。祂帶來的國度是穩固和堅定,不能震動的國(希 12:28)。

在神的王國中,祂提高標準,製定法規和監察人心。凢不悔过的 (太 21:32),假冒偽善的( 太 23),以及放縱自己,利己主義,自私自利的都不能進入天國。人若不重生 (約 3:3),若不回轉 (太 18:3),或不結果子的百姓 ( 太 21:43) 斷不得進天國。

當耶穌降臨,祂不再是受苦的君王的角色而是得勝的君王。祂不再穿上紫袍(可 15:17),而是在祂衣服和大腿上,有名寫著說,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啟 17:14,19:16,提前 6:15)。祂的評論家不敢再發問題而是要答問題。祂不再是溫柔地騎著驢 ( 太 21:5);卻騎在白馬上(啟。19 : 11 ),有能力、有大榮耀、駕著天上的雲降臨 (太 24:30,26:64,可 13:26,啟 1:7)。

結論:耶穌要作你的神和你的王 (詩 5:2,44:4,68:24,84:3,145:1)。基督既在肉身受苦,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 (徒 14: 21-22),等待我們至高的天上王榮耀地回來。你是否準備好迎接你的主人,君王,和救主?在迪斯尼影片的「獅子王」中,年輕的「辛巴」(Simba),解釋牠為什麼很想作王:
沒人說,「做這些!」
沒人說,「去那裡!」
沒人說,「停這裡!」
沒人說,「聽我說!」
... 自由地凡事可按己意!
啊,我實在急切地等侯作王!

英文版本:
http://ntpreaching.blogspot.com/2007/05/stations-of-cross-pt-5.html

純全聖潔神的兒子 (太 27,路 23)「十字架系列之六」

純全聖潔神的兒子 (馬太福音 27:39-44,路加福音23:39-44)
作者:葉福成
整理:陸能瑾

我相信大家都有遇到失望和無助的情况,如給人批評,斥罵或侮辱,咒罵,或毀謗。

三位牧師去参加牧師會議和同住一個房間。

第一位牧師說,「讓我們互相承認自己秘密的壞習慣。我先開始 ─ 我的秘密壞習慣是我很喜歡賭博。當我出外的時候見到角子機,就會入錢、入錢、入錢来睹。」

第二位牧師說,「我的秘密壞習慣是我很喜歡喝酒。當我出外時,我喜歡喝一些酒。」

第三位牧師說,「我的秘密壞習慣就是說長道短,而且我很想立刻離開這個房間告訴別人!」

耶穌基督在臨終時面對最惡劣及無情的評論家,當兵丁將祂釘在十字架上不久。耶穌被掛在十架上,祂的生命正在掙扎的時候,一群又一群人取笑祂。在十字架上聽到苦毒的話來自三個源頭:經過的路人所說的話是傷害加上凌辱(太 27:39),接著是祭司長和文士並長老:他們說的是不實又無禮 (太 27:41);最後是和他同釘的強盜:他明白並接受神的救恩和寬恕 (太27:54) 。

耶穌是否能夠救自己?聖父是否能夠救聖子?耶穌如何回應那折磨祂的人,跟隨祂的人,或維護祂的人?祂在十字架為罪人究竟達成什麼目的?

神的兒子寬恕那些傷害天父的人
27:39 從那裡經過的人、譏誚他、搖著頭說、27:40 你這拆毀聖殿、三日又建造起來的、可以救自己罷.你如果是神的兒子、就從十字架上下來罷。(太 27:39-40)

23:33 到了一個地方、名叫髑髏地、就在那裡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又釘了兩個犯人、一個在左邊、一個在右邊。23:34 當下耶穌說、父阿、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兵丁就拈鬮分他的衣服。23:35 百姓站在那裡觀看。官府也嗤笑他說、他救了別人.他若是基督、神所揀選的、可以救自己罷。23:36 兵丁也戲弄他、上前拿醋送給他喝、23:37 說、你若是猶太人的王、可以救自己罷。23:38 在耶穌以上有一個牌子、〔有古卷在此有用希利尼羅馬希伯來的文字〕寫著、這是猶太人的王。23:39 那同釘的兩個犯人、有一個譏誚他說、你不是基督麼.可以救自己和我們罷。(路 23:32-39)
一個最感人的禱文之一被發現在拉文斯布呂克(Ravensbruck)集中營記載那真實及殘酷的歷史事件。拉文斯布呂克是德國在 1939 年為女人所建造和設備的女集中營。超過九萬個女人和小孩在拉文斯布呂克中被納粹兵毀滅和殺害。彭柯麗(Corrie ten Boom),「密室」一書作者,也在那裡被監禁。

這禱文竟然在一個死掉的小孩的服裝被找到,其禱告內容記載:
「主阿,請祢不單單記念懷善意的男女,也記念懷惡意的人。但是不要記念他們加在我們身上的痛苦:反而記念我們因受苦所結的果子,它使我們更同心,我們彼此之間更忠誠,使我們更謙卑,我們增加勇氣,我們活出慷慨,從這苦境中培育偉大的心靈。當祢審判那迫害者時,讓我們結出的果子成為他們的饒恕。」
http://www.sermonillustrations.com/a-z/f/forgiveness.htm

嘲笑耶穌的人根本無法令耶穌覺得驚異,憂愁或失望。假如一個人沒有準備,預料,或想到事情的發生或發展,他必會感到驚訝,不安或懷疑;但主早就明暸一切。正如查利布朗會挑戰他的評論家:「我不在意你比我辯論得更好!你只是講得好聽!」

路加福音告訴我們兵丁還沒有拈鬮分他的衣服以及祭司長和文士並長老未曾戲弄他(太27:41) 之前,耶穌說出祂在十架的第一句話,「父阿,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路23:34)

主耶穌為那些侮辱,虐待和嘲笑祂的人祈求他們得到神的饒恕。我們從經驗曉得報復和生氣不能減少或解決來自他人加予的痛苦而只是加深苦楚;只有愛和饒恕可能減輕,除去,及推翻別人加予的惡意和陷害。

從那裡經過的人大錯特錯了。從十字架上下來;表演祂有權势;或者在最後一秒鐘用計謀戲弄他們,這不是耶穌的計畫或念頭。祂顯出權能的最好方法不是臨時改變旨意或逃避死亡,而是寬恕那些串謀,喜悅,或鄙視祂死亡的罪人。

耶穌對人的饒恕深深的值得我們佩服和研究。直到那刻,雖然指控祂的人冤枉祂,毀謗祂,和不公平地對待祂,然而耶穌的腦海中第一件所想的,十字架上第一句話,眾人所聽到的不是怨恨,抱怨或委屈,而是饒恕和忍耐。祂甚至沒有說祂被冤枉;不以那傷害的話為人身攻擊。眾人的侮辱其實是令父神傷心,而耶穌的代禱亦是為他們得到寬恕,不是審判或處罰。

耶穌不單是教導饒恕的功課;祂活出饒恕的模範。在耶穌眼光,經過的人只是控告者和攻擊者,絕非祂的仇人或冤家。

神的兒子挫敗那些存心頑梗的人

27:41 祭司長和文士並長老、也是這樣戲弄他、說、27:42 他救了別人、不能救自己。他是以色列的王、現在可以從十字架上下來、我們就信他。27:43 他倚靠神、神若喜悅他、現在可以救他.因為他曾說、我是神的兒子。(太 27:41-43)

靈命日糧 (4/28/97) 記載有一個法官如何有效地應付一個不分輕重和出口傷人的律師。那位法官不單沒有嚴厲責備及警告那律師,相反的,法官還對他客氣地笑和繼續辦事。別人就忍不住地想知道他怎樣可以多麼忍耐。

在一次宴會有人問他,「你為什麼不向那位自作聰明的律師採取行動?」法官擺下他的餐具,用他的手摸摸他的下巴說,「在我們那裡的城鎮住著一個寡婦和一條狗。每當月圓的時候,那條狗就整個晚上不停的叫。」然後那法官安停止繼續吃他的晚餐。有一個人問,「但是法官,那條狗和月亮的結果呢?」他回答,「哦,月亮照樣發光!」http://www.rbc.org/odb/odb-04-28-97.shtml

林肯總統曾經說,「如果我嘗試閱讀,還要回覆,所有攻擊我的話,這家商店必定關門不做。我竭盡全力以我所知道的去辦事 -- 我竭盡所能;及不斷這樣做直到完成。如果事情的結果是好的,人對我攻擊不起任何作用。如果事情的結果不對,十個天使為我作証也沒有用。」(The Wit and Wisdom of Abraham Lincoln, NY: Barnes and Noble Books, 1994, p. 188)

那些存心頑梗的人是誰?

祭司長和文士並長老對耶穌的諷刺和虛情假意如同魔鬼的本質一樣!故耶穌到祂最後一口氣也對待這些宗教領袖如同祂一生對待魔鬼和邪靈一樣。我要表達的意思如下。

祭司長和文士並長老嘲笑祂為以色列的王,激动祂要彰顯祂的權力,像当年魔鬼第一次在礦野中試探耶穌時所挑戰的話:「『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第二個試探乃是:「『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跳下。」但是耶穌回答,「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然後又回答「經上又記著說、『不可試探主你的神。』」(太 4: 2-7)

過後,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記載當污鬼當著許多人面前俯伏在耶穌面前,喊著同樣的話說,「你是神的兒子。」儘管污鬼曉得並稱呼耶穌為神的兒子和願意聽祂的話,耶穌還斥責他們、不許他們說話或把祂的身分顯露出來 (可 3:11-12,路4:41) 。兩個被鬼附的人雖然牠們稱耶穌為神的兒子也得到同樣的遭遇 (太 8:28-29)。

同樣的,那些嘲笑耶穌的名字和要求看神蹟的祭司長和文士並長老,假意他們要信祂 (太 27:41,可 15:32) ,他們存心剛硬;不信和選擇自己的命運,證明耶穌在約翰福音所講的話:「我奉我父之名所行的事、可以為我作見證。
只是你們不信、因為你們不是我的羊。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著我。」(約10:25-27)

神的兒子喜悅那些尊崇祂的人
百夫長和一同看守耶穌的人、看見地震、並所經歷的事、就極其害怕、說、這真是神的兒子了。(太 27:54)

23:39 那同釘的兩個犯人、有一個譏誚他說、你不是基督麼? 可以救自己和我們罷。23:40 那一個就應聲責備他說、你既是一樣受刑的、還不怕神麼。23:41 我們是應該的.因我們所受的、與我們所作的相稱.但這個人沒有作過一件不好的事。23:42 就說、耶穌阿、你得國降臨的時候、求你記念我。23:43 耶穌對他說、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路 23:39-43)

著名花生漫畫作家查爾斯•舒爾茲 (Charles M. Schulz) 最有趣的一套人生觀思想乃是描述查利•布朗在床上失眠掙扎的時候。以下是他的自我對白:

「有時我晚上醒來,我自問,『為什麼是我?』然後一個聲音回答,『沒有什麼原因。你的名字只是碰巧出現。』」

「有時我晚上醒來,我自問,『我何時開始出錯的?』然後一個聲音對我說:『一個晚上講不完。』

「有時我晚上醒來,我自問,『這一切是值得嗎?』然後一個聲音說,『你對誰講話?』以及另一個聲音說,『你跟誰講話?』」查利•布朗最後說,「難怪我晚上醒來。」

「有時我晚上醒來,我自問,『我為什麼在這裡?』以及一個聲音說,『你究竟在哪裡呢?』查利•布朗說「這裡。」聲音回答,「什麼是『這裡』?揮揮你的手,我就看見你。」查利•布朗說,「這是為什麼我的夜長…。」

「有時我晚上醒來,我自問,『人生是“選擇題”或“是非題”的考驗?』然後一個來自黑暗的聲音說,『我們不知道如何告訴你,但是人生是一千字的文章。』」

「有時我晚上醒來,我自問,『何人,為何,何物和何地?』然後一個聲音回到我說,『稍等一下… 我跟不上你的問題。』

最後一刻的選擇錯误乃是人生最可悲的抉擇。有句話如此形容這個譏誚的強盗,被釘在十架的救主,和那個悔改的犯人:「一個死在罪中,一個為罪而死,和一個向罪死了。」那位「死在罪中」的強盜浪費祂生和死的寶貴時間,沒有把握懸掛在耶穌身邊的寶貴機會,不會珍惜當前的良機和未來的結果。他沒有學到看身旁者的好處或學習向祂說好話,他根本沒有跟耶穌對話 ,交談或接觸或交往,而只是質問祂,斥罵和攻擊祂。當時機來臨,那犯人沒把握機會認罪求耶穌的憐憫,而只是心更剛硬加添自己的罪惡。

悔改的犯人乃是「向罪死了」的人,祂有敏銳的聽力,獨立的思想,無愧的良心和認罪的嘴唇。他親耳聽到耶穌的寬恕 (路 23:34) ,他拒絕參予另一個犯人對耶穌的不滿,反而熱情和激情地維護耶穌的清白並相信耶穌所賜給的拯救。

耶穌基督尊敬並傾聽那些誠心呼求祂名的人,凡願意在眾人面前承認祂是主不以十架或救主為恥的人。祂不拒絕罪人救恩的要求。其實悔改的犯人不是唯一在十架前得救的人;百夫長和一同看守耶穌的人也抓住耶穌的救恩和十架應許。他們看見地震,並所經歷的事,就極其害怕,說,「這真是神的兒子了!「(太 27:54)。

結論:耶穌是神的兒子 (可 1:1),是按照祂自己非世界的意思和模樣。祂不是得獎的推銷員或馬戲團小丑。凡聽見神兒子的聲音就要活了 (約翰 5:25) 和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約20:31)。耶穌在世的任務不是結算祂的敵人和仇家,消滅反對者或評論家或打垮或定罪他們。祂雖然有餘力可如此行,但是祂來是為救罪人的靈魂。約翰福音 3:17 說「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你是否來到十字架面前得到耶穌的拯救和神的饒恕,生命得到兌變?切勿再等待或懷疑。祂在你身旁永遠呼籲和等待你回應,樂於饒恕及拯救你。

英文版本:http://ntpreaching.blogspot.com/2007/05/stations-of-cross-pt-6.html

献上至愛 (約 19)「十字架系列之七」

獻上至愛 (約翰福音19:25-27)
作者:葉福成
整理:陸能瑾

19:25 站在耶穌十字架旁邊的、有他母親、與他母親的姊妹、並革羅罷的妻子馬利 亞、和抹大拉的馬利亞。19:26 耶穌見母親和他所愛的那門徒站在旁邊、就對他母 親說、母親、〔原文作婦人〕看你的兒子。19:27 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從 此那門徒就接他到自己家裡去了。(約19:25-27)

一個非常令人感動和奇妙的故事之一乃是偉大的電話發明家;亞歷山大・格雷翰・貝爾 (Alexander Graham Bell); 他能夠在通信研究中突破乃是由於他對家人的愛心。沒人比貝爾更投入這任務,因為他的母親是聾的。不幸的是,視電話為產品的發明和商業遮蓋了貝爾對聾人的關心和委身。

貝爾的父母是知識份子,他的父親和爺爺是演講專家,他的母親,伊麗紮•格雷絲辛門茲 (Eliza Grace Symonds),是一個畫家和音樂家,但是在她的兒子十二歲的時候就開始失去她的聽力。

1861 年,有兩件不幸的事臨到梅布爾哈伯 (Mabel Hubbard),貝爾的未來妻子,她患了猩紅熱 ( Scarlet fever ) 導至失去她的聽力。在他的偉大發明之前,貝爾先在啟聪學校當老師,並創辦一所私立學校訓練啟聰老師的學校。15 年之後貝爾才開始跟他的妻子研究溝通的方法和同一年發明電話的工具。
http://campus.northpark.edu/history//WebChron/Technology/AGBell.html

耶穌還沒有離開世界以前,作為兒子他將最好的獻给母親,馬利亞來到十字架前看顧,安慰和為他哀傷。馬利亞盡心力探訪和接近耶穌,盡她做母親對她孩子的責任。當耶穌離世之前,耶穌選擇滿有愛心及情感的門徒,約翰,照顧扶養和信任祂的人 ─ 祂的母親。使徒約翰是最適的候選人。雖然彼得經常是使徒們的發言人,但是約翰亦是使徒中的一個中心人物。約翰是個有實力的作家,他是耶穌三名最親密的使徒之一 (可 5:37) 並且常自稱是「耶穌所愛的」(約13:23-25,21:7,21:20 )。

耶穌為何揀選約翰?祂為什麼把祂自己的母親交託給他?以及約翰怎樣減輕耶穌的掛慮?

門徒以勇氣面對不安
當赫魯雪夫 (Nikita Khrushchev) 當蘇聯總理 (1958-1964) 的時候,他批評和推翻許多約瑟夫•史達林 (Joseph Stalin) 作統理時期的殘暴政策。某次,當他在一個公共會議譴責史達林時,有個聲音從觀眾中打斷他的演講,喊著說:「你是史達林的同事之一,不是嗎?你為什麼當時不攔阻他?」

赫魯雪夫大聲回答,「誰說的?」可是沒有人回答他,只有沉默而無人敢走動一下。然後魯雪夫安靜地回答,「現在你就知道為什麼。」(Today in the Word, July 13, 1993)
http://www.sermonillustrations.com/a-z/c/courage.htm

耶穌在約翰身上中看到的第一個令人欽佩的優點乃是他的勇氣,他願意承担、面對懼怕,不逃避和不逃跑。

有人說,「有勇氣並不表示恐懼不存在,而是能制服恐懼。」另外有人說,「勇氣是做你不敢作的東西。」(Eddie Rickenbacker) 西部牛仔電影演員約翰•韋恩所說:「勇氣就是嚇壞的時候仍要跨上馬鞍。」

約翰是耶穌的生平,死亡和復活的目擊者或見證人。當所有的門徒在耶穌被逮捕的時候都離棄祂,使徒的領袖,約翰,仍然勇敢地堅持和留下,雖然他像其他門徒,也有想逃跑和放棄的理由。他不但沒有逃走,他勇敢地還跟隨耶穌進了大祭司的院子 (約翰 18:15)。

耶穌復活的早上一聽見抹大拉的馬利亞說耶穌已經復活的消息,約翰比任何使徒更早或更快,到了墳墓及進去,他是第一位使徒看見就信耶穌已經復活 (約 20:8) 。接著,他在提比哩亞海邊告訴彼得耶穌的顯現 (約 21:1,7)。約翰是唯一勇敢地闖進院子,面對十字,以及進入墳墓察看的使徒。

其實,約翰是使徒們的真正領袖直至彼得被恢復地位。儘管彼得在五旬節的大聚会是教會的代表和發言人,彼得和約翰是初期教會的共同領袖 (徒3:1, 4:1, 8 : 17 )。

其後,在使徒行傳第4章中,當官府、長老、文士、大祭司亞那並大祭司的親族迫害教會,他們的第一個目標是彼得和約翰,但是他們見彼得約翰的膽量,就覺得希奇,震驚,和嚇住 (徒 4:13 )。當他們禁止他們兩位,總不可奉耶穌的名講論教訓人,彼得約翰大膽反駁,帶出整本書的精神:「聽從你們、不聽從神、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們自己酌量罷。我們所看見所聽見的、不能不說」(徒 4:19-20)

門徒以憐憫接待遺孤
有個年長的女士定意去拜訪林肯總統,然後忍耐地等侯總統的出現。當機會來臨時,一位護衛急忙地引她進入那間煩忙的總統私人辦公室。林肯總統問她,「我可以為你做什麼呢?」她帶了一個蓋著的籃子放在桌上,向那位驚訝的總統解釋,「總統先生,我今天來這裡不是要拉關係或有任何要求。我聽說你很喜歡吃餅乾,故我特来送給你整籃餅乾!」

林肯總統流著眼淚。他站著,好一陣子不能說話,然後回答,「我這位好心的女士,你那細心和無私的行為大大感動我。今天數千人進入這間辦公室因為我是總統,但你是第一個不為自己或別人求什麼的人!」(7,700 Illustrations # 4547)

耶穌欣賞和看出使徒約翰的第二個令人欽佩的優點是他的對人的憐憫,這是約翰到十字架面前的重要因素。約翰這品性使他可成為「耶穌所愛」的門徒的缘因:約翰以愛心和憐憫對待人。憐憫簡單地說就是向受害者或受苦者付出同情。

耶穌經歷了極恐怖和殘酷的一天,祂有許多及極大的需要,其理由是清楚明顯的。沒有人比馬利亞,耶穌的母親,更深的感受到在失去他的兒子耶穌的痛苦及無助。她對於事情的發展確實默然默默無言,驚慌害怕和混亂迷惘,白白看到自己的兒子給人逮捕,鞭打和被扣上鎖鏈。馬利亞那天和那刻的遇到的經歷、痛苦及損失是普通人,男,女或母親都不可能承擔的。

約翰傑哈德 (Johan Gerhard) 描寫馬利亞的掙扎和苦楚:「她看見祂被懸挂,但是不能觸摸祂,她看到祂被釘,但不可以釋放祂。她看見祂滴血但是不能擦去它。她看見祂全身受傷,但是不能包紮祂的傷口。她聽祂喊叫『我渴了』,但是不可以給祂止渴的凉水。」
http://www.123jesus.com/Sermons/woman.htm

「耶穌所愛的」門徒有足夠承擔力和心中空間照顧超過一個人。那天還有馬利亞的姊妹、勇敢和忍痛地陪著和支持她姊妹渡過這難關 (25節),關心她的幸福,生活,和將來。忠心的抹大拉的馬利亞亦盡她的能力和責任。她在精神上,時間上和感情上支持這兩位姊妹。

約翰不僅侍立在耶穌旁;他支持這幾位無助的婦女,他盡了使徒,男士,和鄰居的本分。他跟這些婦女站在一起不是因為她們害怕或無能;他支持她們因為馬利亞失去她的兒子,馬利亞的姊妹失去了姪子,而她亦失去了一個好友。

門徒以忠心委身跟隨
有隻母雞和一隻豬經過一間教會時,注意到牧師的講道題目:「我們可以如何幫助窮人?」便引起他們討論這問題。想了片刻之後,母雞急切地反应說,「我知道我們可以做什麼了。我們可以貢獻他們火腿和雞蛋的早餐!我可以提供雞蛋。」那隻豬強烈地抗議說,「你說得容易。你只需貢獻你的一部分作早餐,但是我必須完全擺上生命。」(7,700 Illustrations # 5211)

有人說委身是: 雖然你當初說話時的感情己過去,但你仍持守諾言。

矛盾的是,約翰曾經求耶穌賜他坐在耶穌的榮耀寶座的一邊 ( 可10:35),可是現今他發現那榮耀的獎賞乃是在世陪伴和照顧耶穌的母親。耶穌對約翰,他的兄弟雅各,以及惱怒雅各、約翰的眾門徒解釋說:「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尊為君王的,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只是在你們中間,不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 10:42-45)

約翰接受的工作和任務,是照顧耶穌的母親,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祂的母親不是一個普通人。馬利亞在聖經記載中,她除了跟天使加百列,她的親戚以利沙伯,和她的兒子耶穌 (路1:26,40,2:48,約2:3-5) ,就沒有任何話說的記載。約翰的任務和挑戰是比較不尋常的。許多聖經學者認為當時馬利亞的先生約瑟可能已過世了,而馬利亞已經成為一個寡婦,但是我相信耶穌要求約翰照顧馬利亞的最重要原因是;我們的救主知道他的母親會停留在耶路撒冷(徒 1:14 )。耶穌思考為她安排。確實是從那天起她就沒有回家鄉或離開耶城。

約翰無論對初期的教會,年輕的信徒,和今天的信徒都是一個完美的委身榜樣。他不單花時間事奉和帶領教會,他還必須關心和照顧耶穌的母親,那位決定和堅持留下耶路撒冷的馬利亞!聖經學者馬太•亨利建議馬利亞和約翰住在耶路撒冷十一年後她就過世,也有人說馬利亞跟著約翰去以弗所傳道。約翰明白和接納他委身要付的代價。他因著對主耶穌、教會和傳道的献身,当他看見親生哥哥雅各被殺成為首位殉道者(徒 12:2);他仍忠心不渝地持守献身,根據初期教會歷史和早期教會資料,約翰最後的日子被逐到遙遠的拔摩的海島(啟1:9),就是他寫啟示錄的地點。

結論:愛耶穌的心及與主關係是必須培養的,它值得我們持續地、成長的建立。約翰在作門徒開始有三次受到耶穌責備 (路9:49-50,9:54-55,太 20:22 )。他是個衝動,屬世和驕傲的信徒經常受到他爭競的舊性情、個人情緒和俗世野心所影響和控制,但作為忠心,勇敢,謙卑的門徒最後会樂意跟隨和順服他們的救主。如約翰一樣,你和我都是不完美的,正如約翰對耶穌的愛是慢慢增長和成熟的,我們對耶穌的信心,對人的愛心,和對祂事工的委身也是漸漸加深。願我們獻上我們的至愛,成為「耶穌所愛的」。

英文版本:http://ntpreaching.blogspot.com/2007/05/stations-of-cross-pt-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