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19, 2008

不浪費,不愁缺 (腓 4)(保羅系列之二十)

不浪費,不愁缺(腓立比書4:10-13)
作者:葉福成
整理:吳林麗玲

經濟衰退的時候來臨了。本地失業率高達7.1%。在2008年的3月間,美國公司削減了約80萬份的工作。低價位的超級市場如Wal Mart在2008年擠進美國500大公司的第一大公司。汽油將邁向120美元一桶和4元一加侖。新房子的價格整年下降13.3 %。去年夏天我的房子高達六十三萬五千美元,現在卻下降到四十五萬美元,並且還急速下掉,甚至我的園丁也趁機要求加薪10元。

與去年同時的價格相比,豬肉價格上漲59.1 % ,而牛肉漲了50.8 % ,而其他肉類調升為29.5 % 。雞蛋也可能將達到4元一盒。

稻米的價格如何呢?在過去的一年裡,國際稻米市場已上漲了一倍以上,印度和越南等國家限制稻米的出口,只為保障他們國內的供應和避免通貨膨脹的出現。甚至NBC (4/24/08) 報告稻米價格高達141 %。 因此有些亞洲餐館業主瘋狂的趕到好市多(Costco) 和山姆俱樂部批發零售公司,大量購買白米,一致一位業主在店內貼出此項聲明:「由於需求增加,我們按著你的採購歷史而限制你所購買稻米的數量。請見管理人查明你的購買限量。」

這是很好的時間和機會來學習知足的功課。腓立比教會比任何保羅所開拓或認識的教會,在經濟上和情感上更經常供給保羅的需要。當保羅在患難中 (thlipsis),他們與他共處患難或共體時艱 (koinoneo) (腓4:14),藉著以巴弗提給身為囚犯的保羅餽送物資 (18節),照顧他的需要 (腓2:25)。當保羅最初在馬其頓傳福音時,除了腓立比弟兄姊妹們以外,並沒有別的教會供給他的需要,甚至當保羅在帖撒羅尼迦時,他們也一次、兩次的打發人供給他的需用 (腓4:15-16)。保羅因此受到鼓勵,但他也更謹慎地教導知足的功課。

什麼是知足?知足的好處是什麼?什麼樣的人不會知足,為什麼他們不能知足呢?

知足是一種態度
4:10 我靠著主大大的喜樂,因為你們思念我的心,如今又
發生。你們向來就思念我,只是沒得機會。
4:11 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
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腓4:10-11)

在著名伊索寓言裡有一篇「男童和堅果」的故事,講述一個男孩,他家裡的桌上放了一罐堅果。他想:「我想吃一些堅果,母親若在家,她肯定會讓我吃這些堅果。」所以就想拿一把堅果吃。他伸手進到那罐中,儘可能抓住越多的堅果。但是當他要拉拔出他的手時,他發現那罐子的瓶頸太小了。他的手緊抓那些堅果,他不想放棄堅果。所以他試著一次又一次想拉出他那滿握堅果的小手時,卻不能成功,最後他只能傷心地哭泣。

後來母親進入房間。她問:「發生什麼事呢? 」男童哭泣的說著:「我不能把手從堅果的罐子中拿出來。「這樣,不要貪心吧!」他的母親回答: 「如果你只拿兩個或三個堅果,你就沒有困難拉出你的手了。 」「這是多麼容易的事呢?我早就該這樣做了。」那男孩鬆了手,覺悟的離開桌子。

中國有個比喻說:「人心不足蛇吞象。」

首先,知足是心思而不是心志的問題。保羅為著腓立比教會對他在經濟上與精神上的支持,表示大大 (megalos) 的喜樂 (10節),保羅接受腓立比教會藉著以巴弗提送給他的餽送 (18節)。他大大的釋放,並非只是因為他們慷慨地給他餽送或禮物,而是因為他們在精神上和情感上對他的支持。在第10節中出現兩次的「思念」(phroneo),其實是論及「腦部」而不是「心部」,不是表達「衷心」,而是「思念」的希臘文,運用人的「頭腦」和「思想」等。

使徒保羅強調他並沒有「缺乏」(11節)或需要,或感到貧窮。這“husteresis”原文只一次在聖經出現,乃形容寡婦「不足」,但把他一切養生的都投入庫裡 (可12:44)。「缺乏」或「不足」的對比,很奇怪的不是「富裕」,而是「知足」(aut-arkes)。這字來自“autos” (自我) 和“arkeo”,後者在聖經中出現8次,三次翻譯為「夠」 (太25:9 ,約6:7,林後12:9),三次為「知足」(路3:14,約14:8,提前6:8),以及兩次為「足」 (來 13:5,約三10),但
“autarkes” 只出現一次在聖經中,就是在11節 。

最有趣的方面,乃是知足是「學會」的 (manthano),是後生培育養成的,而不是自然的或正常的形成的。「學」是獲取的而不是假設的,是可達到的,但不是自動有吸引力的,是運用的而不是討論的。它是可行的、可能的,和漸進的。因此有人說,學習不是只是生巧而己,卻是永遠的形成 (Practice doesn't make perfect. Practice makes permanent) 。我連續兩年在復活節前40天的大齋期間 (Lent Season) 禁止自己喝汽水。齋戒後吸了第一口蘇打水,我發現汽水多麼平板、甜,又不好喝。「景況」這字在原文中沒有,它本是「在任何」。所以我們曉得東西本身是無法滿足人的,或不足夠用來滿足人的。

知足是一種優勢
4:12 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
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
(腓4:12)

按這一代人的定義,困苦是沒有機會看到最新的電影,沒有錢買最新的電動遊戲及玩具,或是跟隔壁的家庭比不上物質的享受。你是否問過自己,你若沒有一些事物就不行或不能生活嗎?舉例來說,自從電腦上市開始,很多人都認為他們不可以沒有電腦,但這不代表每個人都離不開電腦。從1005位受訪者,主題為「不能沒有的發明」的調查顯示,結果十分令人驚訝。

最令年青人感到可怕的,乃是他們發現不可沒有的八項發明中,個人電腦位居八項最末,只有7.6 %說他們生活中無法沒有電腦。甚至吹風機比電腦更重要 ,這是7.8%受訪者的選擇,雖然許多是女士們。13%的人選擇微波爐 ,選擇阿司匹林的人贏得19 %的選票。電視受到22 %的支持,而電話則得到42 %票 。得到多數人支持的主要兩個項目,一是燈泡:獲得54 %的支持;而另一項最不可缺少的發明為何? 63 %受訪者同意,汽車最不可缺少。[i]

知足是無缺憾地應付在生活上各樣的挑戰。11節的「缺乏」指的是物質上的缺少,但12節的「卑賤」(tapeinoo) 是指情緒上的反應。「謙卑」比「卑賤」的翻譯更理想 。這字在聖經中經常被翻譯為「謙卑/自卑/降為卑」,耶穌7次用其字在福音書中教導門徒謙卑的寶貴功課 (太18:4,23:12,23:12,路14:11,14:11,18:14)。請注意,保羅稱自己的處境為「謙卑」,而並非「貧窮」或「貧困」。謙卑與卑賤是不一樣的。反之,即使處在「豐富」,保羅也不會形容自己為「富有」或「富裕」。他只是「豐富」(perisseuo ) 或「豐盛」。其實,大部分的人是少有或多有的,但很少人是沒有的。

12節的「得了秘訣」來自「奧祕」(musterion) 這字。保羅沒有用「祕密」 (kruptos) 的字根 ,因為「祕密」是拒絕和討厭被找到,但「祕訣」是等待和樂意被發現。

12節的四個特定的情況在希臘文是「飽足」、「飢餓」、「有餘」和「缺乏」。在聖經中與第一個處境有關的16次出現,大部分指食物及吃喝。這字9次翻譯為「喫飽」,2次譯為「充饑」(路15:16,16:21),並且一次其他的翻譯,包括「飽足」(腓4:12)、「得飽」和「喫得飽」。保羅沒有把「喫飽」或「飽足」與「滿足」或「充滿」混亂或並提。我經常吃完自助餐後覺得吃得很飽足,但覺得滿足或滿意膳食的價值並不同於滿意自己的表現。事實上,我們只是「喫飽」,而不是「滿足」。在膳食上我們飽足,但在自我表現上卻不然。

飢餓 (peinao) 也是物質的。這字在聖經中出現23次,11次翻譯為「餓了」,9次為「饑餓」,3次「饑 」。第12節與18節的「有餘」(perisseuo) 和「豐富」來自相同的字根 。12節的「缺乏」(hustereo) 是名詞和11節的「缺乏 」是動詞。其動詞的著名翻譯是羅馬書3:23的「虧欠」 。其他的翻譯包括3次的「缺少」,2次為「缺乏」與一次的「窮苦」(路15:14)、「用盡」(約 2:3)、「虧缺」(羅3:23)、「不及人」(林前1:7),與「損」(林前8:8)。總而言之,「飽足」與「飢餓」有嚴格的定義,但是「有餘」與「缺乏」是非字義上的分析。

知足是一種承認
4:13 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4:12)

有位名稱康吉頓爵士的英國紳士,一天早上下樓梯時,聽到他的女廚師對其他工人說:「如果我有5英鎊,我就會完全滿足了!」

康爵士很好奇一個完全滿足的人會是怎樣的一個人,決定幫助他的長期僱工一臂之力。當天晚上,他叫這女廚師來見他,並拿出5英鎊給她,在當時這是一個相當大的一筆錢。那很驚訝的女廚師不斷的感謝她的雇主,之後,爵士就離開。

但是當他走到門外,那爵士稍稍留步,想聽看看那女士是否會說什麼?他心中想:「當然,那女士會感謝神。」

待了一兩秒後,他聽到這名婦女大聲叫: 「哦,我為什麼不說十磅呢?! 」[ii]

這裡有一些「知足」的引言:
「知足是決定對自己所擁有的顯出喜樂。」
「知足不是接受我們所要的事物,而是體會我們已經擁有多少了。」
「知足是當你很喜悅你的處境,你與誰同在,和你是怎樣的身份」 。
「真正的知足,乃是明白生命是個恩惠,不是個權利。」
「如果你是知足的,你就能充足的過一個舒適生活。 」 (Plautus)
「既然我們不能全然獲得我們所喜愛的,就讓我們喜悅我們所獲得的。」 (西班牙諺語)
「知足是自然的財富,奢侈是人為的貧窮。」 (蘇格拉底)
「知足的祕訣是享受我們所擁有的,棄絕那得不著的東西的慾望。」(林語堂)
「知足是不去要求我們所不需要的。」 (亞歷山大邁凱輪)
「知足使人變為富足,但不滿足使富足變為貧窮。 」 (本傑明富蘭克林)
「知足是內在的滿意,不論外在的景況。」

在第四章,「所有/一切」(pas) 的原文出現11次,在經文中心的12-19節出現5次。其範圍包括「『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12節 –兩次), 「『凡事』都能作」(13 節), 「但我『樣樣』都有」(18節), 和「使你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 (19節)。這意味著神的力量適用於每個時代、各樣任務,和一切處境,即使在困境中。

保羅指出的「力量」是屬靈的和所神賜的──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保羅對比希臘文的「作」和「給我力量的」。「能作」其實是經常用的能 (ischuo),但「給我力量」(en-dunamoo) 來自「能力」 。傳統上,這個詞很少翻譯為「能作」,僅一次而已,此經文其他主要翻譯包括14次「能」,2次「康健」,2次「得勝」, 2次「功效」, 2次「用處」。「能作」的翻譯是主觀的,也可翻譯成「能應付」、「能處理」、「能渡過」。另外,「能作」錯失了「力量」的意思,後者是出於內力而不是更多外在的活動或動作。

最接近「「給…力量」的翻譯是「在裏/在內」加上「能力」,及來自“en”和 “dunamis”。此字在聖經中出現7次,描述保羅「越發有能力」,駁倒住大馬色的猶太人 (徒9:22) 。其他6次來自保羅書信,三次翻譯「加給...力量」(腓4:13,提前1:12,提後4:17),1次為「堅固」(羅4:20) ,一次為「剛強起來」(提後2:1),「作剛強的人」(弗6:10)。

真正知足不是否定物質的用途,而是依靠基督的供應。這意味著專心渴慕基督,而減低依靠物質。它也意味著遠離被屬世物質和資源所影響,而接近屬天源頭的供給。重點不在你擁有「何物」,而是你擁有「何人」。「貪戀」是「何物」在主宰你,但「知足」是「何人」在掌管生命。知足是擁有在基督裡你一切的需要,並非一切的要求。這不是要過清貧節省的生活,而是建立信實管家的生活。這是接受你所擁有的,而不是抱怨或比較你所缺乏的。比較是知足的最大敵人。

結論:知足是一個思想的定意和學習的過程。最後,我以兩個我最喜愛的知足引述來作結束: 「我們只有兩種可以富足的方法。一個是擁有您想要的,另一個是滿意你所有的」,和「幸福的人並不見得是感恩的人,但感恩的人卻絕對是幸福的人。」

你是否善用神給你的資源和成為一個負責任的管家?你對父母、家人的供應,和朋友的支持感到知足與感恩嗎?您是一位供給者或消耗者?您的幸福或快樂建立在財產的建立及生活的享樂,或者秉持於神的應許和供應?你知不知道一個無益的「強要」和一個健康的「需求」有什麼不同的界限和分別?

[i] Business Week, Feb. 19, 1996
[ii] Today in the Word, June 25, 1996

英文版本:http://ntpreaching.blogspot.com/2008/03/paul20.html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