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行得正! (太 27)「使徒系列之二十」
你要行得正!(馬太福音 27:1-10)
~ 使徒猶大 ~
作者:葉福成 整理:賀安慈
一對夫婦收到他們上大一的女兒寫來的一封信:
親愛的媽媽和爸爸,
我寄這封信給你們好讓你們知道我的近況。我愛上了一個叫布萊茲的男人,他實在是個很棒的男子漢。幾年前為了要結婚他放棄了高中學業,但因為婚姻碰礁,所以去年他離了婚。我們這幾個星期時常約會,並且想在秋天結婚。但是我已決定在結婚前要搬到他的公寓去住。我想我可能已經懷孕了。還有一件事,上星期開始我再沒有上學,這樣我可以找份工作去幫助支持他。我希望結婚之後可以完成大學。
他們很痛心和震驚地看後面的一頁:
媽媽和爸爸,我只是想要你們知道,我寫的一切都是謊話,沒有一句是真實的。
但是媽媽和爸爸,我確實在法文課拿C,在數學拿D的成績,我也確實需要多一些錢。可以請你們寄給我一百美元嗎?
謝謝。
女兒茱莉
兩天後,她收到父母親寄來的的一張支票。[i]
你是否經歷過因做了一些愚蠢、可惡,與不可原諒的事情而感到羞恥和內疚?猶大比耶穌的任何門徒更有理由感到羞恥和內疚。雖然他們都離棄耶穌 (可14:50),但是只有猶大出賣祂。他受盡內疚的痛苦、羞恥的處罰,和罪的折磨,還加上沒有朋友和希望的感覺。
當我們落到生命最低落的時刻時,我們可以做什麼?除了後悔、遺憾、自責,和放棄之外,我們有什麼其他選擇?
做得當的事!不要單看到不對的事
27:1 到了早晨,眾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大家商議,要治死耶穌。
27:2 就把他捆綁解去交給巡撫彼拉多。
27:3 這時候,賣耶穌的猶大,看見耶穌已經定了罪… (太27:1-3)
一個年輕人去訪問他的經理。「請告訴我,」年輕人問她:「你如何變得這麼成功?」
「兩個字,」她說。
「它們是什麼字?」
「『做對』的決定。」
他繼續問:「你怎樣才可以做對的決定?」
「一個方法── 經驗。」
「那麼你如何得到經驗?」
「兩個字,」她說。
「它們是什麼?」
「『做錯』的決定。」
IBM 的前任總裁湯姆·沃森 (Tom Watson) 曾經被問及是否要解雇一名犯了錯而令公司失去六十萬美元的雇員。沃森搖頭解釋說:「不,我剛花了六十萬美元訓練他,我為什麼要讓別人雇用他的經驗?」[ii]
猶大貼切地描繪了一個沒辦法和不理會怎樣改變自己的人。他不僅在耶穌被捕之前,並在耶穌被捕之後去見祭司長和長老。一旦他曉得眾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要治死耶穌,而不單是要羞辱耶穌時,他決定要回來和他們交涉,把那三十塊錢還給祭司長和長老。若要對猶大說句公平的話,他事先完全不知道祭司長和民間長老的計畫是要殺死耶穌 (太 26:59),他是在耶穌被捕之後才知道這個事實。「治死」的原文在耶穌被捉拿以後才出現。聖經大約有 30次提到猶大「出賣」或「交出」耶穌,但卻沒有一次提及他「殺死」耶穌的意圖。
聖經很清楚記載:法利賽人同希律一黨的人才是商議怎樣可以「除滅」耶穌的人 (可 3:6),而眾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乃是有「治死」耶穌的權柄的人 (太 27:1)。之後,眾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是那用銀錢買了窯戶的一塊田,為要埋葬猶大和異鄉人 (太 27:7)。他們並拿許多銀錢給兵丁,吩咐他們說夜間當他們睡覺的時候,門徒來把耶穌偷去了 (太 28:12-13)。可是猶大到底沒有藉口做他做了的事;耶穌曾經預先說過兩次祂會被釘在十字架上 (太 20:19,太 26:2)。
猶大做了兩個錯誤的決定。第一,他跟眾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商議令人感到迷惑;而他又以犯另一個錯誤來改正他前一次的錯誤 ── 見同樣的人做另一個交易。其實那些人和交易最初就已引導猶大陷入麻煩。猶大是一名失敗、不滿,和虛空的機會主義者。他沒有看清他犯的錯誤,直到耶穌被逮住。請留意他不覺得接受三十塊錢或出賣耶穌有什麼不對,而是事情失去控制後他才良心發現。這證明他也是一個相對論主義者。
「定了罪」(katakrino) 是最有力地描述耶穌所遭遇的字。這字同樣指著尼尼微城的人和南方女王在審判的日子要起來,「定」這世代的人沒有聽信耶穌而悔改的「罪」(太 12: 41-42)。
做得當的事!不要單感到不對的事
27:3 …就後悔,把那三十塊錢拿回來給祭司長和長老。
(太 27:3)
每當我看牙醫的時候,我就想起後悔和悔改之間的差別。我最後一次看牙醫的經驗很不好。那次不是一項約診,而是一次急診。我的齒齦又紅又腫,牙醫說我有牙周病,便用一個小工具切了一刀並大力地洗我的牙。那小手術很痛。當牙醫看到我的反應,就問我是否要打麻醉針。我認為手術已經過了一半,便不覺得需要,但是當他繼續做下去時,我感覺一滴淚珠從我的眼睛掉下。我為著所吃的苦頭感到後悔和遺憾。
悔改卻不同。牙醫說:「避免點心、糖果、甜食和汽水;它們對你不好。多用牙線潔牙,飯後要刷牙。改變你的生活方式,每六個月後要回來檢查。」我嘗試飯後刷牙,但只成功兩天而已!
猶大很後悔,但他沒悔改。希臘語「meta-mellomai 」意味著「之後meta」和「關心melo」,或「之後的關心」。同樣的原文只另一次出現在福音書中,準確地描述比喻中的大兒子不願到葡萄園裡去作工,但是「以後自己懊悔」就去了 (太 21:29)。更準確地說,之後他改變心意。那兒子之後很後悔對父親說的嚴厲話,他的反應和他的態度。很諷刺地,耶穌用那個故事責備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 (太 21:23), 因為他們連最起碼的、最低的後悔都沒有。
後悔是悔改拙劣的模仿和次等的代替物。它實在是悔改的大敵。一些人只會為覆水而哭泣,但是不會去打掃地板或倒另一杯飲料。後悔是感覺的,悔改是有行動的;後悔是情感式的,悔改是意志上的;後悔是悲傷、內疚,和恥辱;悔改是選擇、決定,和責任 ── 要痛改前非。
凱瑟琳曼斯菲爾德 (Katherine Mansfield) 說:「遺憾大量浪費你的精力;你不能在它上面建造;它只讓你在泥水中打滾。」亞歷山大格雷姆貝爾 (Alexander Graham Bell) 說:「當一扇門關掉,就有另一扇門打開;但是我們經常用很多時間懷念和後悔那扇關了的門,以致我們看不見打開的門。」
後悔的問題不在於討厭過去的行動,而在於停頓而不採取當前的行動。後悔是一個無止境的可憐聚會,除了主人之外,每個人都厭倦。後悔是假裝主動來掩飾被動,用關懷代替改正。它好像為配偶購買珠寶,以求收買對方的時間、沉默,和維持家庭的和睦。其實後悔是沒法實現的潛力,浪費了的精力,和做白日夢。後悔者希望事情沒有發生;悔改者肯定事情能補正。後悔沒有改變的意圖。有人說:「內疚是喝酒的理由,後悔是消糜的理由。」後悔是不值錢的小錢,太沒價值,也太晚了。後悔只有冀望,悔改是真有用。後悔是半途之家,悔改是屋頂閣樓。後悔是起始,悔改是終點。
做得當的事!不要單說出不對的事
27:4 我賣了無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他們說,那與我們有甚麼相干,你自己承當罷。
27:5 猶大就把那銀錢丟在殿裡,出去弔死了。
27:6 祭司長拾起銀錢來說,這是血價,不可放在庫裡。
27:7 他們商議,就用那銀錢買了窯戶的一塊田,為要埋葬外鄉人。 (太27:4-7)
內疚和羞恥有趣的地方,乃是人內在的良心發作。請注意,除了猶大以外,沒有人曉得他出賣耶穌的內幕與真相,在他出賣耶穌的那時刻連使徒都不知道。但是他所做的令他良心不安,在他裏面蠶食不放。事實上,內疚的喊叫比其咬傷力與殺傷力更厲害。
按專家估計,每年大約 1,300 名美國大學生自殺。雖然大學生比其他年齡和職業的人自殺率低,自殺仍然是大學生第二大死因。在加州柏克萊大學 (UC Berkeley), 2004年被訪問的學生中,45%說他們前十二個月的情緒大大影響他們的學業成績和個人生活。將近 10% 說他們曾認真地考慮過自殺。[iii]
「紐約時報」報導,南韓聘了六名社工人員去搜尋網際網路,以打擊南韓一令人困擾的趨勢:有人利用網路交換自殺要領,有些人甚至結合自殺陣營;由2000年到 2005 年自殺案從6,440 人增加到12,047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指出南韓的自殺率在 2002 年是每 10萬人就有 18.7 人自殺,比1985 年的 10.2人上升。在 2002 年,日本的比率與南韓相同,但在美國的比率是每 100,000 人有 10.2人。離婚和失業是自殺的主要原因。[iv]
猶大的話必須以正確的觀點和內容去研究。經過仔細小心的檢查,「我有罪」是一個合邏輯,合聖經原則,但是還是一個半調子、非全心的認罪。跟浪子的認罪,或其他人真正的認罪比較之下,會讓猶大的認罪羞愧不已。浪子誠懇地與具體地承認:「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路15:18, 21) 。
猶大缺了什麼?猶大的認罪沒有對象。他不是向祭司長和長老認罪;他也不是對耶穌和使徒認罪。最後,讀者不確定他是跟誰認罪。
再者,一位神智清醒的基督徒不會上吊自殺。他會活下去來補過,再次證明自己,來見證神的饒恕大能。那是逼迫教會的罪魁保羅的故事。
自殺是逃避責任,不是接受或面對責任;是結束你的生命,不是結束你的問題;是典型的不做什麼,不解決什麼,只在乎自己,不在乎所面臨的問題。自殺不會停止人的痛苦,而只是將痛苦與問題轉給其他人。更嚴重的,自殺不是掌握自己生存的權利,而是奪取神所賜生命的禮物。自殺對任何人沒有益處;是自私自利,自我憎恨和自我厭惡的行為。自殺並非勇敢的行為,而是怯懦的表現。另一方面,基督徒知道在神的饒恕中沒有絕望,祂的恩典沒有限制,祂的赦免不排人在外。後悔是朝內反應,但是悔改是向外 ── 向神反應。悔改導致行動,而後悔導致空想。
結語:當你看到別人的需要、他人的痛苦,與事奉的機會時,你會躲避嗎?你讓魔鬼控告你、控制你嗎?你是否擔心你沒辦法改變的事情,而沒有努力你能夠改變的事情?套句運動術語,你是否在記憶裏重演傳球、射球、防衛,與注意力不足的差錯嗎?補救的方法不是更換球、衣服或球鞋,而是更改你的態度、壞習慣,和努力練習。
有人說:「跌倒比站起更容易。」[v]
[i] http://dailywisdom.gospelcom.net/archives/old/1996/02/dw-02-26-96.html
[ii] Ashton Applewhite, And I Quote 78, St. Martin's Press, 1992
[iii] “Suicides a Symptom of Larger UC Crisis” (Los Angeles Times, May 23, 2007)
[iv] “Tracking an Online Trend, and a Route to Suicide” (New York Times, May 23, 2007)
[v] A Treasury of Irish Folklore and Humor
英文版本:http://ntpreaching.blogspot.com/2007/06/apostles20.html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