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04, 2007

心動不如行動!(可 5) 「信心的神蹟系列之三」

心動不如行動!(可5:21-34)
作者:葉福成
整理:范繼宗

Yahoo網頁的健康版把「凝血功能異常」(bleeding disorder) 定義為「由於血液凝結或者凝固功能不足」。正常血液的凝固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牽涉大概20種不同的血液蛋白 (plasma proteins) 來形成一種能夠停止流血的纖維蛋白物質。當某個血液凝固因素不足或者缺乏的時候,凝血過程就不能正常運作。結果所造成的持續性出血問題可能會很輕微,也有可能很嚴重。

某些凝血功能異常是先天性的,因為有罕見的遺傳問題;有一部份是由於疾病 (例如缺乏維他命K,嚴重的肝臟疾病等等),或是治療 (例如使用抗凝血藥物或者長期的使用抗生素) 而造成。凝血功能異常的症狀包括過度的流血、過度的挫傷、容易流血、流鼻血和異常的月經出血。Yahoo網頁健康版一共列出14種凝血功能異常的病症。

當耶穌前往睚魯的家 (22節) 去醫治他女兒的時候,一個患了十二年血漏病的女人夾雜在人群中間,從後頭觸摸耶穌的衣裳而奇蹟地獲得醫治。她的方法在聖經的記載中不但是非正統的,甚至眾人也覺察不到她的信心。但是耶穌對她的恐懼、憂心和釋放知道一清二楚。儘管她想只要暗暗地得到醫治並且恢復健康就滿足了,但是耶穌却對她有更多的要求,也希望在過程中讓她得到更多,也學習更多。

這位女士的方法與其他尋求者有什麼不同?她使用甚麼非傳統的方法呢?耶穌為甚麼想要見她?祂是否因著那女人暗中的行動而感到生氣、被冒犯,或者被攪擾呢?

信心須帶著感恩,並不厭其煩地操練
25有一個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26在好些醫生手裡受了許多的苦,又花盡了她所有的,一點也不見好,病勢反倒更重了。(可5:25-26)

基督教初期最傑出的知識份子、領袖和護教士之一乃是奧古斯丁,他是西元四世紀「奧古斯丁懺悔錄」這本世界知名傳記的作者。奧古斯丁年輕時是一個享樂主義者、哲學家、和浪子,但他的母親莫妮卡是一個虔誠、堅定而富有機智的人。

奧古斯丁經常恥笑她母親的敬虔生活方式,嘲弄她的信仰,而且故意蔑視她不斷地為他代求 -- 希望他能夠離棄罪惡的生活,悔改信靠耶穌,過一個有見證的信仰生活。

當奧古斯丁決定離開北非的迦太基 (Carthage) 前往羅馬花花世界的時候,他母親覺得兒子選擇了一條最糟糕的路,她害怕兒子離家以後不知道會墮落到什麼樣的地步,因此常常跑到教會去尋求神的慰藉,為兒子代祷,也從教會得到一些建議。在她感到絕望的時候,常常不由自主地為兒子流淚。有一天,一名神父注意到她痛苦的吶喊,問她為甚麼會那麼痛苦,她就把有關兒子任性的事情告訴他,但是神父說了這些話來安慰她:「妳平平安安離開吧!在妳有生之日,屬於這些眼淚的兒子必不致滅亡。」

奧古斯丁盡量和他的母親避不見面,也把她的勸告棄之不顧,但是他無法逃避媽媽不斷的禱告。莫妮卡足足花了三十年的時間苦口婆心地流淚禱告,尋找她的兒子,直到奧古斯丁信了主而且將他的一生交托給神。

人生的確有苦難,但是沒有一種比那些罕見的、難以治療的或是無法描述的疾病來得更令人心碎。這些病會帶來身體激烈的反應,導致經濟困境,以致於精神上、情感上和身體上都極度困乏。中國人說:「久病床邊無孝子。」
猶太人律法包含具體的方法來教導如何對待那些在經期以外、患多日的血漏,或是經期過長、有了漏症的婦女。那女人在患漏症的日子所躺的床、所坐的物,都要看為不潔淨,與她月經的時候一樣。凡摸這些物件的,就為不潔淨,必不潔淨到晚上,並要洗衣服,用水洗澡。(利15:19,25-27)。

患了血漏的女人的故事遠從12年前就開始了。這是一種退化性疾病,讓她長期受苦,必須要常常看醫生,醫藥費昂貴卻沒有什麼效果。健康當然比財物來得更重要,所以她花光了一切財產、所賺的錢和積蓄。有些醫生嘗試在她身上使用一些不切實際的古代醫術、當時還在試驗的新方法,或者一些非傳統療法,不斷地叫她試用新方法、新藥物,支付醫療費用。雖然醫生沒有辦法治好她的身體,但是她從不放棄。她心裡面下定決心要活下去,她要堅強,她要繼續奮鬥!她的疾病和難處不斷攻擊她,但是不能打敗她。無論她看過多少個醫生,無論她拿到多少診斷書,無論她是多麼貧窮,她的決心和鬥志使她與眾不同!

其實她能夠穿越群眾到達耶穌身邊這件事就已經是一個神蹟了,也是信心的突破和勝利。當時不單單耶穌的門徒圍著祂,同時湖邊也聚集了一大堆群眾緊緊地跟著祂,眾人開始「擁擠」祂,甚至要把祂給擠碎了 (路8:42)。在聖經裡出現過四次相同的「擠」字,全部都是形容擠死的意思 (太13:22,路8:14,可4:7、19)。她不但必須亦步亦趨,還得想辦法拉近距離;她必須找出人群當中的縫隙,扭動身體穿越過去。她所擁有的,只是尋常女人的力量,然而她生病了。但是她成功克服夾雜在群眾裡的壓迫感,避免自己和耶穌之間被群眾隔離,也必去除對自己安全的疑慮。

信心是不膽怯,而是勝利者的經歷
27她聽見耶穌的事,就從後頭來,雜在眾人中間,摸耶穌的衣裳,28意思說:「我只摸他的衣裳,就必痊癒。」29於是她血漏的源頭立刻乾了;她便覺得身上的災病好了。30耶穌頓時心裡覺得有能力從自己身上出去,就在眾人中間轉過來,說:「誰摸我的衣裳?」31門徒對他說:「你看眾人擁擠你,還說『誰摸我』嗎?」(可5:27-31)

有一位神學生認為繼續追求學術成就是一種浪費,於是他決定自己應該去尋找人生的意義。在他旅行期間,有人指點他到遙遠的喜馬拉雅山頂去拜訪一位高人。經過多日的艱苦跋涉之後,那位學生終於抵達高人所居住的灰暗洞穴,然後俯伏在地上問道:「噢,可敬的大師,人生是什麼?」

那位老先生嚴肅地宣告說:「人生猶如春天雨後的茉莉花香!」那位學生皺著眉頭說:「但是大師,我曾經遇見一位印加人智者,他告訴我人生猶如百鍊鋼針的針頭!」那位高人平靜地點頭,說:「朋友,那是他的人生!」(Adapted from James Hewett, Illustrations Unlimited)

直到此時,儘管這位患了血漏的女士曾經聽說過耶穌在迦百農所行的神蹟,但是耶穌只用過兩種方法醫治人:藉著祂的手直接接觸或者祂的話語。祂藉著祂的話語醫治百夫長的僕人 (太8:8) 和癱子 (太9:7);另外,耶穌藉著伸手觸摸痲瘋病人 (太8:3)和彼得的岳母 (太8:15) 來醫治他們。其中患痲瘋病人 (太8:2) 和百夫長 (太八5)都是親自要求耶穌的幫助,癱子和彼得的岳母卻是因為有人為他們求耶穌 (路4:38)或者抬來的 (太9:2)。沒有一個神蹟是在秘密行動裡,或者暗中進行的。

這位血漏婦女的信心是打死不退的,也是前所未有的,更是不合禮俗的。她不是只有認命忍受困擾她許久的疾病,她還採取行動作計劃接近耶穌。她對自己說:「我只要摸到祂的衣裳,就必定痊癒。」她的想法是,耶穌衣裳的任何一部分都可以,不論是披巾、布料或是衣服的邊緣。大家要記得,根據律法這位不潔淨的婦人不應該觸摸耶穌,因此她的言語、想法和行動都顯示出她對耶穌有堅決信心。她原本應該待在家裡與世隔離,謹守律法對血漏者的嚴厲要求 (可5:29)。更何況,她的出現會嚇壞她的私人醫生,冒犯宗教領袖,並且引起群眾的不滿,但是她覺得,神不會被真正的信心給觸怒、冒犯或者玷污。

所以那位婦人細心籌畫,追逐耶穌的步伐,並且觸摸耶穌。她不顧群眾的喧嘩,不理會門徒的意見,也不管睚魯臉上的驚訝、失望和痛苦 (可5:22)。她和睚魯都在人生最痛苦的時候去找耶穌,但是她從來沒有想過她這樣做會耽誤耶穌的行程,妨害睚魯的優先權,或者害死睚魯的女兒。神是主權、智慧和全能的神;祂能將各樣的恩惠豐豐富富的賞賜給人,使他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 (林後9:8)。神能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弗3:20),並且凡靠著祂進到神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來7:25)。

讀者們不清楚那位婦人是否聽到睚魯的見證,但是她的最一句話「就必痊癒」,和睚魯所說的話:「使她痊癒」(可5:23) 卻出人意外地十分相似。然而她的信心被耶穌肯定,並且被特別指出來 (34節)。反倒是耶穌從來沒有稱讚過睚魯的「信心」。

信心非折磨人的暴君,而是值得信賴的朋友
32耶穌周圍觀看,要見做這事的女人。33那女人知道在自己身上所成的事,就恐懼戰兢,來俯伏在耶穌跟前,將實情全告訴他。34耶穌對她說:「女兒,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吧!你的災病痊癒了。」(可5:32-34)

一個年長的女子正好在聖誕節前去她城市裡的郵局買郵票,但是在節期時刻,郵局門前總是大排長龍。

一個好心的人跟她說,她根本不需要排隊等候,因為在大廳裡有一部郵票自動販賣機。她感謝那位陌生人,說:「我知道,但是機器不會問我關於我關節炎的情況。」(sermonillustrations.com)

這位女病人的求生意志以及她所採取的行動,因著她認識耶穌而得到報償。她在公眾前面承認耶穌,耶穌也肯定她的信心。那些想要從側門溜進來偷偷相信神的人,必須在大門前面公開承認耶穌,而且不能從後門悄悄離開。

耶穌不只是介紹這位婦人給群眾認識,祂肯定她,並且教導她、指示她如何生活。耶穌看到的不是她的機智或者勇氣,而是她的信心。如果她只是站在耶穌的背後,或是消失在群眾當中,她只能得到禮物,卻沒有認識贈予者;她只能得到醫治,但是沒有機會認識這位醫生;或者只是得到產品,卻沒有見過供應商。她必須來到耶穌面前,訴說關於自己的事情,然後在眾人面前為耶穌作見證 (33節)。

耶穌沒有要求、建議或者強迫那個女人大聲說出她的情況,但是那位身無分文的女士自願作見證。她滿懷感恩地慢慢說著她的故事,吸引了門徒、群眾和睚魯。當時她一定是充滿猶豫和恐懼戰兢 (33節),因為她是一個不潔淨的人。很顯然地,沒有人知道她的名字,她的生平也無人知曉,而她的所作所為也是反傳統的。但是耶穌稱讚她的信心,邀請她和別人分享,而且在眾人面前保證她已經脫離苦境 (34節)。

更重要的是,她看到了救主的面孔,而不是祂的背部;她朝見耶穌,而不是懼怕祂或者其他事情;她也聽到耶穌慈愛、溫柔和安慰的聲音。因此耶穌勸她平平安安的回去,不要再過一個恐懼、寂寞,或者隱姓埋名的生活。

神並非任何人的私人醫生或者看護工,信心也不是一股神秘的力量,或是一種說不出來的能力,或者大自然的禮物。有人說:「宗教的力量若缺乏個人的關係和公開的委身,也只不過比迷信或者巫術稍微高明一些而已。」信心乃是對醫治我們、拯救我們,並且饒恕我們的救主做出確實的見證和委身。

結論:艾伯特.史懷哲 (Albert Schweitzer) 曾經說:「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活著而心已死。」中國人說:「哀莫大於心死!」神信心的大門永遠為那些病痛、心靈受傷和軟弱的人敞開。不要光站著不動,快點邀請耶穌做你的朋友,做你的同伴,做你的救主!不要輕易放棄,別太快灰心喪志,也不要入寶山空手而回!耶穌是光,要照亮你生命中的黑暗,祂要除去你生命中的冬天,挪去你的可憐與不幸!你是否願意讓祂進入你的心中?你是否願意接受祂做你的救主?

英文版本:http://ntpreaching.blogspot.com/2006/11/miracle-of-faith-pt-3_27.html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