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19, 2008

不斷的施與(林後 9)「保羅系列之十一」

不斷的施與(哥林多後書9:6-11 )
作者:葉福成
整理:陳善純

葛培理曾講述一個在巡迴馬戲團演出的大力士的故事。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絕技,乃是能把一個橘子擠汁到一滴不剩。然後,他會懸賞1,000美元給任何可以再多擠一滴汁出來的人。他在每個城市提出同樣的賞金,但沒有人能贏得那1000美元。有一天,他來到加州某個小鎮,再次示範他榨果汁的實力,並且宣佈他的挑戰。

一位98磅左右的小個子弱者出現,並表示他願意嘗試挑戰。他拿起那顆壓扁的橘子,用力擠出了六滴橙汁。大力士十分詫異,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問小個子怎可能做到此事。小個子聳聳肩說:「哦,我是教會的司庫,我們經常這麼作。」

我承認過去很少講到奉獻金錢的信息,事實上是10年才一次!感謝神的恩典,雖然我們在牧會的第一年每月經常出現數百元的赤字,但是後來的九年間教會都勉強夠用,所以我沒有必要為奉獻緊急講道。我原本猶豫是否要把這篇經文列入「保羅書信的經典經文」講章系列,可是我太太覺得這篇經文是相當重要的。

為什麼信徒抗拒將正當的部分金錢奉獻給神?什麼是十一奉獻?我們應該如何奉獻呢?

慷慨施與,毫不保留
9:6 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這話是真的。(林後9:6)

每年春天,我會種一些種子在後院灑水器附近,好獲得豐富的收穫。我這個虛實的農夫,喜歡享用自己種收的果子。消極地說,我不希望浪費後院斜坡的土地,況且這樣不但可以有免費的果子,而且還是有機的。有一年 (2006年) 我把朋友給我的小盆栽「毛瓜」轉移到土上。收成的時節來臨,我們都很興奮。從夏天直到秋天過了一半,收穫才完全停止。到此妻子已經吃膩了她最喜歡的毛瓜,甚至我們整整一年沒有再買毛瓜吃,之後也很少吃它。

第二年我們以為已吸取了教訓,不會再動那麼大的念頭,但這並沒有攔阻我非專業農夫妻子去買四顆小櫻桃番茄回家。在果實旺季,我每週六必須摘取番茄,帶給教會週日的午餐,以免浪費了。

其實一粒種子可能帶來蠻大的「損害」。對如今的工業時代,「播種」可說是一個難理解的比喻,但對當時的農業時代是一個最合適的比較。「種」(6節) 的原文不僅是播種,而是撒播種子。「少」(6節) 的希臘意思是「多」的對比,前者只在聖經出現一次,意思是缺乏或保留,對金錢很摳、吝嗇和計較成本。它的反面是豪爽的和大方的。「收」原文是「收割」(太25:24) 或「入了」 (雅5:4)。

不幸的是,許多信徒對朋友很慷慨而對神卻不然。 有個政治家問一名牧師:「請說一項政府可以幫助教會做的事?」這位牧師回答說:「請不要再印一塊錢的紙鈔。」

奉獻是一種祝福,絕不是一個負擔或障礙;是仁慈的,不是保守的。最值得我們注意的詞是「多」(eu-logia)。 “eu-logia”(悼詞) 是來自「好eu-」與「語logia」兩字,它的意思不僅僅是慷慨,其字面意思還包括「口才訓練」或「說話的藝術」,廣泛地應用於「讚頌」、「頌詞」或「祝福」 ,是一個對死者最合適的敬意。其實在“eulogy”(悼詞)時,分享離世者的壞話是無可原諒的。這字在聖經共出現18次,其中4次翻譯為「頌讚」(雅3:10,啟 5:12,5:13,,7:12),4次為「福」(林前10:16,加3:14,來 6:7,12:17),兩次「福氣」(弗1:3,彼前3:9) 和一次「巧語」(羅16:18)。因此「多」不僅是奉獻,還要附加祝福或頌詞。我們可看見,保羅並沒有談到個人的物質利益,而是其屬靈品質。「多」是出於慷慨的嘴唇以及慷慨的心腸。

喜樂施與,總不勉強
9:7 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
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林後9:7)

有個週日,一位牧師對他位於山區的小教會會眾講道。「我的朋友,」牧師說: 「如果這個教會要增長,它就必須學習爬行。」會眾回答說:「讓它爬行吧,牧師,讓它爬行。」

牧師又說:「學會爬行了之後,它要學會行走。」

會眾回答說:「讓它行走吧,牧師,讓它行走。」

牧師繼續說:「學會行走了之後,它就要學跑路。」

會眾回答說:「讓它跑路吧,牧師,讓它跑路。」

「但是,如果我們的教會要學會跑」,牧師用高亢的聲音說:「 我們就需要錢。」

會眾於是回答說:「讓它爬行吧,牧師,讓它爬行。」

我滿喜歡第7節的希臘文版本。再次,保羅淡化而不強調錢的事情。雖然經文指出有「奉獻者 (捐的…人)」的角色,原文並沒有「捐」的動詞 (7節)。第7節上半的原文記載:「各據他心酌定。」更讓人吃驚的是經文只有一個動詞「酌定」或“pro-aireomai”,意思是「pro-前/事先」 加上「選擇」(haireomai),後者在聖經有三處不同的翻譯,包括形容保羅對活或死的「挑選」(腓1:22) 和摩西「寧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 (來11:25)。令人吃驚的是,這「選擇」(haireomai) 也是形容神從起初揀選了我們 (帖後2:13)。所以,「酌定」是指在教會還沒有出現赤字「之前」,沒有迫切需要發生「之前」,和牧師講道呼籲「之前」就願意奉獻!

「樂意」或「心志kardia」(7節) 是本段重要的背景。原文不是強調「從心」奉獻,而是「 在心中」「酌定」奉獻。前者是出於情緒,後者是有決意的。前者是主觀和會變的,但後者是堅定而安詳的。第一種是來自反應能力或自然反應,但後者是來自果斷和堅定。

「作難」(lupe) 的翻譯太輕描淡寫;這個字在聖經共出現1 6次,唯有此處翻譯為「作難」。這字的普通翻譯11次為「憂愁」(路22:45,約 16:6,20, 21,22,羅 9:2,林後2:1, 2:7,7:10,7:10,9:7),2次為「憂 」(腓2:27,2:27),一次「愁苦」(來 12:11) 及「苦楚」(彼前 2:19)。所以「作難」是指出於悲情、可憐和內心沈重的奉獻,也許暗自哭泣,捶打自己的胸部,咒罵自己的不幸,這是讓精神受損的奉獻。

「勉強」(ana-gke ) 是指心理壓力。這詞的字面意思是「重複」(ana) 和「手臂」 (agkale),好似扭住一個人的手臂,拔出他的牙齒,要求付出他的手臂和腿;不是準備好了的奉獻,而是痛苦的付出。

作難和勉強的對比只有一個,就是希臘文的“hilaros”,乃英文的 “hilarious”。Dictionary.com的定義為 (1) 引起極大喜樂;極度歡笑:一個開心的故事,一個開懷的老電影;(2) 狂歡的快樂或開朗;狂歡的慶祝;(3) 快樂;開朗。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的定義則是:有極大的歡樂的特徵,或造成極大的歡樂。我們的奉獻是出自愛心、喜樂與平安,並感謝神給我們有機會奉獻。每次我埋怨餐館消費或家居維修費太昂貴,我其實該感謝神我還有錢付賬單。同樣,也當為有機會奉獻而感謝神。

勇敢施與,不帶條件
9:8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
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
9:9 如經上所記:『他施捨錢財,賙濟貧窮,他的仁義存
到永遠。』
9:10 那賜種給撒種的,賜糧給人喫的,必多多加給你們種
地的種子,又增添你們仁義的果子。
9:11 叫你們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捨,就藉著我們使感謝
歸於神。 (林後9:8-11)

你曾否見過一張車尾貼紙說:「如果你愛耶穌,請按喇叭」 ?另一個貼紙反駁說:「如果你愛耶穌,十一奉獻吧!任何人都可以按喇叭! 」

我五歲時父母離婚,之後母親移居國外,再後父親和繼母住在一起,12歲時祖母去世。從此我實際上必須自立。那時,父親每個月把生活費先給我們。每天我有五元生活費,每個月150元。當時午餐或晚餐都是1.50元,公車費單程50分錢,剩下一元用來吃早餐或雜費。我雖不復記得,但是妹妹卻印象無法磨滅地記得一尷尬事件,乃是我曾為了沒有錢吃飯而哭。

因此,當我在70年代17歲信主後,十一奉對我實在是一個挑戰。起初,我會不情願而抵擋,甚至有反感。每月奉獻15元 (或每天50分錢) 的十一奉獻,意味著我每天沒有一元而只有50分錢剩下,而這錢剛夠我吃五毛錢的早餐。我不知道為什麼我這窮學生會天真地奉獻十分之一,但我知道如果我當學生時不開始,我就不可能在成年賺錢後願意奉獻十一,因為之後的數目和利害關係會更大,遠超過每天五毛錢,或每個月15元的掙扎。對許多信徒來說,金錢是第一個和最後一個攔阻他門屬靈成長的障礙。我常開玩笑,不少信徒每個月的十一奉獻數目如同付一二輛車的分期付款。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神不明確表示,假如你願意奉獻,祂會增加一倍或兩倍你的收入和投資?因為這就成了誘惑和特權,而不是真正鼓勵;是行賄和討價還價,並不是福氣;是「有所求」,而不是出於信心。神以抽象但可信的條件和原則包裝祂的應許,免得祂的子民失去了奉獻的滿足感。

我的太太非常震驚地發現今天的青少年竟不知道什麼是「什一奉獻」。Dictionary.com說什一奉獻是「把百分之十的農產品或個人收入分別出來給神,作為奉獻或慈善事工,或以同等數目作為支持教會、神職人員,或類似之事的義務。」

對某些信徒來說,奉獻十分之一就如同從他們身上割下一磅肉。但是,奉獻其實並非關乎個人的給予 (giving)而是個人的增長 (growing),關鍵不是供物 (offering) 而是服從 (obedience),不是比例 (percentage),而是優先 (priority)。

神對信徒應許的回報是什麼?不是商品,而是恩惠 (8節) ,是在品德上的富庶、美麗和鎮定,而不是數目、獎金或成本的補償。

從原文看,8至11節一共列出六次「一切」:神能將「各樣」的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 (8節)…叫你們「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捨,就藉著我們使感謝歸於神 (11節)。第八節「多多」的意思是會更好,有剩下,有超出。

「各樣的」(恩典) (8節) 指著奉獻者的實力和深度, 「凡事」 指其範圍和事項,「常常充足」意指不只一次, 「能『多』行各樣善事」。原文另一次出現在提前6:6,翻譯為「知足」,而「善事」論及工作的質量和價值;11節「凡事富足」(ploutizo) 是資源/豐富,以及「多多」(haplotes) ,不是陳述場合,而是方式──乃是誠實、單一和簡單的服務。保羅兩次鼓勵奴隸用誠實的心服從自己的主人 (弗6:5,西3:22)。

下一個對比更令人印象深刻:人「種」,但神「施捨/施散」(9節)。是的,神是個奢侈和慷慨「施捨」的神,從不吝嗇、自私、為己的。祂是個消費者與供應者,並非儲存者;揮金如土而不是節省或保留者。「施捨」的另一個翻譯是「趕散」(約10:12) 。

最後, 第10節的「多多加給」原文是「成倍地增加」,神不只會「多多加給」種子 (原文是單數),祂還增添你們仁義的果子 (原文是複數)。單數的「種子」與複數的「果子/收成」是對比。11節的「富足」和「施捨」亦是個對比,富人未必願意施捨,而施捨的未必是富人,其實大部分的研究發現窮人比富人更慷慨。

結論:耶穌說:「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太6:21)。 你的心投資在俗世還是永恆的事上?你更關心美化自己的房子還是建立神的家呢?你奉獻的是最好的還是剩下的?是珍寶還是小費?是酌定的還是臨時的?

英文版本:http://ntpreaching.blogspot.com/2008/03/paul11.html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