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19, 2008

我的恩典夠你用(林後 12)「保羅系列之十二」

我的恩典夠你用(哥林多後書12:7-10)
作者:葉福成
整理:朱青鳥

你是否曉得,一個認為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更容易罹患心臟病或胸痛?根據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這份雜誌的報告,那些自以為受到最不公正待遇的人,比起那些覺得人生是公平的人,發生心臟問題的機率高出55 %。

此項研究的主要經費來自英國和美國的政府醫療機構。其中一項規模最大和時間最長的研究,分析了6,081名英國公務員的資料。在20世紀90年代初,受訪者被問及對:「我常常覺得受到不公平對待」這句話的同意的程度。跟以往研究不同的是,這些受訪者回答問題時尚未發現有任何心血管疾病的跡象。這樣,他們不是因為自身疾病才對人生產生不滿。

根據對受訪問者平均10.9年的追蹤研究,這期間有387人或者因心臟病發作去世,或者因心臟和胸痛問題接受治療 。研究人員發現,那些認為受到「較低程度」不公平待遇的公務員,比那些認為沒有受不公平待遇的人,心臟病發作率高出28 %;而那些覺得受到「中等程度」不公對待的人,他們的心臟風險上升了36 % 。[i]

認為「人生不公平」的人,在網路搜尋後有10頁之多,其中包括重建房屋被毀的人、50多歲獨身的人、患皮膚病的人、殘障人士、婦女、窮人和超重的人。很多人說人生對我不公平,或是人生對所有人都不公平。

我們如何處理一個似乎不公平的人生?如何確保我們生命中的熱情和目標,不會因為生命中的種種問題而被摧毀或改變?當我們肉體衰殘時,在基督裡有什麼屬靈資源能夠被我們使用?

接納自己的軟弱,不用躲藏
12:7 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啟示甚大,就過於自高,所以有一
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擊我,免
得我過於自高。(林後12:7)

有位男士去理髮店修剪頭髮和鬍鬚。當理髮師開始修剪時,他們相談甚歡,雙方談了許多事和不同的話題。當最後談論有關「神」的話題時,理髮師說:「我不相信神存在。」客戶問:「為什麼呢?」

「你只要上街走一走,就發現神根本不存在。請問,如果神真的存在,為什麼世界有那麼多人生病?為什麼有的孩子遭遺棄?如果神存在,就應當沒有患難和痛苦。我不能想像一位慈愛的神會允許這些事情發生。」那顧客想了一下,因不想引起爭論,就沒作回應。理髮師完成工作後,客戶就起身離開了。他剛起身,只見街上來了一位混身骯髒發臭、頭髮鬍鬚未經修剪的人,看起來污穢不堪。

那顧客回頭進入理髮店,跟理髮師說:「你知道嗎?理髮師是不存在的。」「你怎麼會說這話?」理髮師驚訝地反問﹕「我在這裡,我就是理髮師,而且我剛為你理過髮!」

「不!」那顧客辯解說﹕「理髮師是不存在的,假如真有的話,世界就不存在滿頭骯髒亂髮和滿臉鬍鬚的人,像外面那人一樣。」「啊,但理髮師確實存在!問題是,他們不來找我。」

「沒錯!」顧客同意說:「這就對了!神也確實存在!問題是人們不願意來到祂面前,尋求祂的幫助。這也就是為什麼世界上有這麼多的痛苦和不幸。」

保羅因哥林多教會複雜的屬靈背景,又面對這些屬世、幼稚和自負的信徒,對自身健康狀況的接受就更掙扎。他對靈命成長的強調,經常因他們對屬靈經驗的誇大言詞而受到攪擾,失去重心。哥林多信徒痴迷於討論異象 (來自「眼睛」 的原文,路1:22,24:23)、啟示“apokalupsis” (1節),與神蹟奇事異能 (12節)。使徒保羅將計就計,宣稱他也可因被提到樂園裡,聽見人不可告的隱秘言語而誇口 (4節)。

「誇口」(1,5,5,6,9節),或希臘文的「 喜樂」(雅1:9),可以有正面或負面的意思。正當合理的「誇口」在聖經中包括「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羅5:2,5:11,林前1:31,加6:14)、「歡歡喜喜…患難生忍耐」(羅5:3,帖後1:4)、樂意奉獻的心 (林後9:2)、信徒信心增長 (林後10:13),並卑微的弟兄升高 (雅1:9) 等。基本上,這些誇口不是針對激情的宣稱或外在的表現。聖經中比較低等的「誇口」,包括指著律法誇口 (羅2:23)、誇口好行為 (弗2:9) 和個人未來的計劃或長壽 (雅4:15-16) 。

自誇恩賜並無益處,因恩賜沒有將來 (1節)。「益」的原文是“sum-phero”,是由「共同」(sun) 與「背負、提攜」(phero) 構成,因此“sumphero”的字面意思是「共同背負」。自誇無益,因為它是單方面的,對群體無益,且榮耀自己不榮耀神。它不能延伸或分享給朋友或神。它也沒有長遠的增長潛力。它不會使人的人格得益,包括自誇的人本身。

只注重重大的啟示會導致人驕傲。第7節的「自高」在英文NIV譯本只出現了一次,但是希臘文原本出現過兩次,第二次在本節的末尾,英文KJV譯本中也出現兩次,在末尾加上「免得我過於自高」。除了在此節出現兩次外,此字在聖經其它地方還出現過一次,被翻譯為「高抬自己」(帖後2:4)。這個希臘單數動詞是由介詞“huper”(高過、超越) 及動詞“airo”(提起) 組成。後者是中性詞,形容一個背起自己十字架跟從耶穌,或者負軛跟從主的人 (太11:29,16:24)。但若加上“huper”,就描繪了一個自高自大、趾高氣昂、不知分寸的人。「過於自高」(huper - airomai) 很不幸地與同一節中的「甚大」(huperbole) 有關聯 (7節)。可悲的是,驕傲的人看不見「重大啟示」不過是言過其實的「誇大」(huperbole) 而已 。

保羅身上有一根刺。沒有人確定保羅遭遇到什麼,對此刺的一些建議包括誘惑、敵對、殘障和疾病,如眼疾、瘧疾、偏頭痛和癲癇症。刺 (skolops) 的原文是希臘俚語殘障的意思,字面上由「腿」(skelos) 和「視」(optanomai) 兩個字根組合而成。所以這字可能指肢體或眼睛,或某種殘障。但下一詞「攻擊」,就是「以拳頭攻擊」的意思,同樣的詞記載了士兵「用拳頭打」耶穌 (太26:67,可14:65),保羅「挨打」(林前4:11),和僕人「受主人責打」(彼前2:20)。偉大的保羅也難免於肉身的苦難、痛楚和折磨。更糟的是,這些都來自撒旦,不來自神,雖然是祂所容許的。請留意神是我們的保障,不是我們的試探,所以保羅不認為他的殘障是受懲罰或瘟疫。

放開自己的軟弱,不要苦毒
12:8 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叫這刺離開我。
12:9 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
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
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後12:8-9)


博伯和主一起觀看一場棒球比賽,主的團隊和撒旦的團隊對決。主的團隊是擊球方,成績是零比零。到第九局下半場已有兩人出局 (撒旦方只需再趕出一人就可獲勝)。他們繼續觀賞,一位名為「愛」的球員出場。「愛」的第一球就打中,邁向一壘,因為愛是永不止息。

下一個擊球手是「信」,他也擊出一球,因為「信」成功地與「愛」合作。下一個擊球手是「屬神的智慧」。撒旦投第一球。「屬神的智慧」一看,就選擇不接,竟然是撒旦失球。撒旦投了三球之後,「屬神的智慧」亦安全上壘,因為「屬神的智慧」從來不會上撒旦的當。如今滿壘都是主隊的球員。主然後對博伯說,他現在準備介紹祂的球星「恩典」入場。

博伯說:「『恩典』實在不像一個球員!」撒旦的隊員一看見「恩典」就放鬆精神,以為牠能獲勝了。撒旦投第一球,觀眾很驚訝,「恩典」比任何球員打得更有力。但撒旦並不擔心,牠的中場球員很少失手。牠去接球,但那球穿過牠的手套,擊中牠的頭部。牠倒在地上,然後那球繼續飛出圍網,成為全壘打!主的隊贏了。

接著主問博伯他是否知道為什麼愛、信和屬神的智慧可以上壘,但沒辦法贏得比賽。博伯回答說他不知道。 主解釋說:「如果你的愛、信和智慧贏得了比賽,你會覺得靠自己得了勝。愛、信和智慧幫助你上壘,但只有我的恩典可以完成任務。我的恩典是唯一撒旦不能偷走的。」

「求」(8節) 在聖經中有32次被翻譯為「勸」,20次為「求」,10次為「勸勉」,9次為「央求」。保羅最著名的一段話是勸羅馬的信徒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 (羅 12:1)。保羅喜歡殘障的遭遇,如歡迎拔牙一樣。雖然他決心和全力地「求」,但他並不是絕望或不順服;他堅持但不自私;他迫切但不勉強。

信徒其實是憑信心而不是憑情緒而活,靠恩典而不是靠勇氣而活。保羅在文中暗拿恩典 (charis) 與恩賜 (charismata) 對比,後者著重甚大的啟示 (7節) 。 恩典是很難定義的。很多人說恩典乃是「得到我們不配得的」。神的力量可以使無能者變有能,使無力者變有力,使沮喪者得鼓勵。恩典和恩賜之間至少有七項差別。恩典不是屬靈恩賜,它更像祝福。聖經提到「恩典『中』的賞賜/恩賜」(羅5:15),而不是「恩典的恩賜」。恩典並非可見的或外在的,如恩賜一樣。恩典是神的屬性之一,恩賜則不是。恩典是美德,恩賜是技巧。恩典是白白賞賜給信徒的,但信徒並不完全擁有所有恩賜。恩典超越恩賜,並且是恩賜的源頭 (羅12:6)。最後恩典生謙卑,但恩賜生自豪。

希臘文的「夠」在聖經中只出現了8次,3次翻譯為「夠」 (太 25:9,約 6: 7,林後12:9),3次為「知足」(路3:14,約 14:8,提前 6:8),2次為「足」(希13:5,約3﹕10)。

「完全」(teleioo) 的翻譯給人一個錯的意念。它其實意味著「完成」或達到目標,沒有缺乏。同樣的字被翻譯為「完了」(路2:43)、「成全了」(路13:32)、「作成」(約4:34)、「成全」(約17:4) 與「成了」(約19:28)。所以「完全」不是沒有痛苦,而是擁有神的平安;不是沒有患難,而是沒有焦慮。人的軟弱可以鍛鍊一個人,而不是使他癱瘓;成就他,而不是責難他。一個人的成就不在於他的成功和權勢,而在於他的決心和毅力。跌倒多次並不要緊,要緊的是能再站起來。我們該站起多少次?答案是比跌倒的次數多,每次摔倒之後都要能再站起來。

「軟弱」的原文是「無力」,除了在保羅書信和希伯來書中主要翻譯為「軟弱」(羅6:19,8:26,林前2:3,15:43,林後11:30,12:5,12:9,12:10,13:4,來4:15,5:2,7:28,11:34) 之外, 其他7次翻譯為「病」,2次「疾病」,特別是在福音書中。因此軟弱是形容身體的,而不是意念的、心理的,或情緒上的。身體的軟弱只是障礙,不是攔阻;而人的體力是最不可靠的,因為肉體必定衰殘。

能力/權力 (power) 不是指物理的力。力量 (strength) 是物理的力,但那不是保羅在此使用的對比。能力 (power) 不是一個人的才幹 (ability),而是可能性 (enablement);不是人的才能 (capability),而是他的容量 (capacity);不是肌肉 (muscle),而是他的動機 (motivation)。真實合乎聖經的能力乃是擁有或獲得你一開始原本所沒有的力量。故此痛苦是無可避免的,但悲哀可避免;患難無法選擇,但苦楚可以;壓力是可接受的,但憂傷不是。

突破自己的軟弱,不被困鎖
12:10 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
苦為可喜樂的。因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
了。(林後12:10)

著名醫生與作家保羅班德 (Paul Brand) 在印度長大,他的父母在那兒當傳教士。在他的著作《神的形像》中,記載75歲的母親在印度的南部仍然每天行走好幾哩路,去拜訪村莊的人,傳講耶穌。一天,她75歲的母親獨自行走時,跌倒並摔裂了臀骨。她痛苦地躺在路上兩天後才被人發現,之後被放上一輛吉普車,走了150英里崎嶇不平的路,才找到醫生幫她治理骨折。但是崎嶇的路讓她的骨折更惡化,以至于無法完全醫好。班德醫生說:「幾個星期後我到她住的小土屋探訪。我看見她拄著自製的竹拐杖,拖著腳行走,她的腳失去了一切感覺。」

班德說:「她在75歲的年紀,臀骨骨折了,無法用自己的兩條腿站立,因此我以為我提出了一個理智的建議,建議她退休。」他說:「她回過頭,看著我說:『這有什麼價值呢?如果我們想保養這個身體多活幾年,而不讓神使用,有什麼價值呢?』所以她不停工作,繼續騎著毛驢到鄉村傳講耶穌基督直到93歲……她也一直傳講耶穌基督,直到95歲去世。 」

希臘文的「喜樂」(10節) 是“eu-dokeo”,由“eu” (好) 和“dokeo”(思想) 構成,指樂意接受,不是無奈忍受。 「軟弱」在第9節出現兩次,第10 節出現一次。「凌辱」的原文是“hubris”(謙卑),它另外兩次在聖經中被譯為「傷損」(徒27:10,27:21) 。「急難ana-gke」來自「重複」 與「扭轉/臂agkale」兩字。這個字很貼切的形容一個人的手臂反復被扭轉。「逼迫」是描述保羅凶惡地追捕基督徒。「困苦」(steno-choria) 的字面意思是 「縮小」( stenos) 地面(chora) 或空間。合而論之,「軟弱」是身體的疾病,「凌辱」是情緒的屈辱,「急難」是肉體的傷害,「逼迫」是激烈的活動,「困苦」是有限的選擇。

第10節最後的「軟弱」是動詞。「剛強」不是指著身體的力量 (ichuros),而是“dunatos”,非肉體的能力。這類剛強的例子包括與眾人和睦 (羅12:8),擔待軟弱者的軟弱 (羅15:1),和勒住自己的全身 (雅3:2),尤其是舌頭。這種的「剛強」涉及品德上、關係上,與行為上的能力。神關注你的性情以及你如何處理逆境,超過注意你的才幹與觀察你如何運用恩賜。

最「剛強」的能力絕非血肉之軀的力量。有些人沒有力量勝過小吃、汽水或糖果的引誘。「剛強」比力量更有功效,就好比貪婪比黃金更有力、愛比情緒更堅強。有人說:「力量是用手把一塊巧克力分為四塊…但卻但只吃一塊。」

結論:有句話說:「最大的痛苦是因放棄而感到的空虛。」你曾否想過在某些特別 (不好的) 的境遇中,你仍然擁有並且可以做的事呢?是否有人處境跟你一樣,你可以聆聽或幫助?你是否依靠神一次處理一件事、一次走一步路,並一次享受一天呢?

[i]“People Who Feel Wronged Can Really Take it to Heart,” Los Angeles Times, May 15, 2007

英文版本:http://ntpreaching.blogspot.com/2008/03/paul12.html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